陳思羽
根據全國各地安全交通管理部門的資料統計,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發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一項占事故總量的70%。
隨著今天“3.15”的到來,許多打假問題繼而浮上水面,據投訴報告顯示,汽車產品重要零部件質量問題和服務質量問題仍占絕大多數,用戶對安全性的關注明顯增加,典型投訴中,以對輪胎質量問題的投訴比較突出。據業內人士說:“關于輪胎的投訴,近一兩年的確越來越多?!弊罱浾甙l現最新的輪胎質量的質疑聲依舊是“老問題”。
老問題
“我的車配的是錦湖輪胎,開了不到一萬公里,四個胎就不同程度鼓包了,我給4S店打電話,他們說這是錦湖輪胎的問題,和他們沒關系,要我去輪胎公司檢測,可是,在檢測中心,檢測人員看了一眼輪胎就說不屬于質量問題,是因為我駕駛不當,撞鼓包的?!?/p>
溫州的柯先生今年3月7日,在溫州華特凱越4S店以118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輛凱越車。該車4輪裝配的都是錦湖輪胎,輪胎規格為195/55/15。使用3個月后,車輛左后輪輪胎發生鼓包現象,影響車輛正常行駛和人身安全。柯先生的朋友隨后與該4S店交涉,對方稱是柯先生使用不當造成這種結果,并拒絕給予更換。無奈之下,柯先生只得在一家輪胎店更換了相同型號的錦湖輪胎。使用3個月后,該輪胎再次出現輕微鼓包現象,而且左前輪也開始出現鼓包現象。
柯先生告訴記者,自從買了凱越之后,大部分時間都是上班使用,在郊區和市區之間往返,平均每天20公里,這段路路況很好,全部都是柏油路,沒有顛簸,也沒有出現猛烈撞擊輪胎的情況。
據他反映,他所在的溫州凱越車友會中有不少人出現了這種情況。
柯先生要求錦湖輪胎能給他一個說法,并賠償他的損失。但他的要求至今沒有得到廠家的答復。
新答案
根據記者了解,很多用戶在輪胎出現類似鼓包之類的問題后,與經銷商交涉,最終的結果大部分是不了了之。作為汽車的重要零部件,輪胎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
調查顯示,中國汽車輪胎的實際壽命還不到正常壽命的30%;38%的胎冠扎有釘子或者有刺傷;36%的胎側有割傷、劃傷、裂紋等現象;21%的輪胎老化,需要及時更換;17%的輪胎存在啃胎、偏磨問題,須做四輪定位校正;11%的胎側嚴重損傷、起包。輪胎出現這樣的問題,產生爆胎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一般行駛都有危險,更不能再跑高速,必須馬上更換輪胎。但直到被檢測出來之前,消費者仍然對輪胎存在的安全隱患一無所知。
另一份調查顯示,34%的汽車在出長途或上高速公路前輪胎沒有進行過檢查;52%的汽車消費者居然不知道自己所開的汽車使用的輪胎是什么品牌和型號;60%以上的汽車消費者對胎壓不正常導致的危害不清楚。而在所有檢測中,只有9%的輪胎沒有任何問題。
汽車上的輪胎是需要有很高的機械強度的。在長期使用后由于磨損、老化、疲勞及機械損傷等,其機械性能已大打折扣,不能滿足車輛高速行駛的需要,它會在高速行駛中突然爆胎,容易產生重大交通事故,后果十分可怕。根據全國各地安全交通管理部門的資料統計,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發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一項就占事故總量的70%。
上文所說的柯先生遇到的輪胎鼓包問題,如果車輛高速行駛,很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那么他的輪胎鼓包到底是不是質量問題?
據了解,在輪胎在生產過程中,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個別批次質量出現問題。而一旦出現問題,目前尚無完善的“召回”“三包”制度保護車主們的權益。雖然,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主意識到了這點,但輪胎本身質量到底過不過關,心里有懷疑,能否找到確鑿證據更是個難題。
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一些輪胎企業明知道質量鑒定需要不少費用,而且很多地方也沒辦法做鑒定,就直接將皮球踢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知難而退,不了了之。”顯然,這不是一個成熟企業的做法。據了解,一條輪胎的更換費用在400元左右,更換4條也不過1600元,而檢測一次的費用就達到2000--3000元,兩相比較,消費者只能自己承擔更換費用。消費者和經銷商之間此消彼長的斗爭中,輪胎的質量問題是雙方真正面臨的問題。
出廠時質量方面到底如何控制,每批次的質量是否都能合乎標準?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專家表示:“輪胎異常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如果輪胎鼓包,在高速駕駛中很可能造成突然的爆胎,致使車輛失控,從而甚至釀成車禍慘劇。所以在輪胎檢測種會特別重視,一般企業如果按規定程序路線走,從半成品階段就有專業人士對其進行檢測,如果輪胎大批量地出現鼓包,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質量問題造成的。企業的質量體系上可能出現某種問題。”
據玲瓏輪胎技術專業人士表示:“輪胎在出廠前的質量的檢驗中,就幾十道工序把守,從開始密煉工序、膠部件準備、擠出、壓延、到圈胎的成型,硫化、最后檢驗的檢驗程序后,還會制定更為嚴格的質量檢驗程序,當輪胎被正式投入生產之后,仍將繼續做輪胎測試來監控輪胎的質量,這些測試與放行新胎時所做的測試是相同的。”
反思
據介紹,輪胎分為全標輪胎、銷標輪胎、和割標輪胎,壘標輪胎是輪胎生產企業將生產的輪胎由企業質檢部門對照相應的國家標準或企業標準進行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要求的輪胎。而有涂抹或刀刻劃的輪胎,質量沒有保證。銷標輪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輪胎廠質檢人員通過檢測設備按檢驗程序從生產線上檢出的存在影響使用壽命的缺陷,不符合有關標準要求,但仍有一定使用價值的輪胎;另一種是生產日期超過兩年或3年的庫存積壓輪胎。銷標輪胎在廠內叫副品胎或次品胎,廠方一般進行降價一次性處理給經銷商,不負責售后服務。
山東玲瓏輪胎技術部研究員告訴記者:“對于每批次的輪胎在從制作工序到出廠前的最后一次檢驗,都嚴格對其質量把關,嚴格把好每批次出廠輪胎的質量?!?/p>
事實上,根據行業相關規定,普通輪胎的正常使用期是出廠之日起的3—5年。如果在這個期限內,不是因為碰撞等特殊原因造成鼓包,那么輪胎的質量可能存在問題。
目前,錦湖輪胎已經是世界第九大輪胎企業,已經為國內幾十家汽車廠商實施輪胎配套,其中包括一汽-大眾、上海通用、長安福特、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東風雪鐵龍等知名廠商,輪胎配套數量每年超過600萬條。與目前國內輪胎零售市場缺乏一套完整的輪胎質量監測體系不同,配套市場對于質量的要求相對嚴格的多。要想成為一個整車廠家的配套廠商,需要經過多重復雜程序的考察和檢測。如此大面積的存在鼓包隱患的輪胎是如何通過整車廠家的檢測的,整車廠對輪胎質量的檢測是否存在某些漏洞,這個問題也值得整車廠家思考。
對于消費者來說,4條輪胎中的1條出現問題,這種出現問題的概率達到了25%,如果是一個批次的問題,而又每批次的質量如果不能控制,那可能受影響的車輪將以萬計。
企業要想成功,首先質量上要把好關,好的態度和服務作風才能贏得大家尊重。敷衍消費者的行為實際上就是敷衍自己。
對于企業而言,當發現自己的產品大批量出現同一類問題時,首先要做的是自查自糾,這不但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提升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