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堅
彈指間,“5·12”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一周年了。不能忘記,又怎能忘記那曾經滿目瘡痍、慘不忍睹的人間災難;那江河低咽、汽笛長鳴、白花輕泣,舉國默哀的3分鐘過后,靈魂深處吶喊著“中國!加油!”“四川!加油!”的最強音;“保證汶川地震受災群眾2009年12月底前住進新房”,來自中南海對災區人民的莊嚴承諾……
汶川,一個令中華兒女永遠也無法忘懷的名字,對它的記憶是如此的殘酷且刻骨銘心,一塊永遠也無法抹去的傷痛就此沉甸甸地烙在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內心深處,牽動著億萬人的心。地震中發生的無數感天動地的人和事,無一不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也激發了海內外無數華人的創作靈感。為了永遠保留住我們每個人曾經有過的焦慮、愁思、悲痛,為了更好地表達我們對星夜兼程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為了在共同的悲痛中分享其中的感動和國人團結的不朽精神,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擦拭那默默祈禱時流淌的無聲的淚水,以地震題材創作的眾多公益歌曲、影視劇及詩詞、散文、漫畫等文學作品瞬間迸發。由著名詞作家曉光、曲作家徐沛東、歌唱家宋祖英緊急創作的歌曲《與你同在》在震后第六天就已錄制完成,充滿真情的歌聲給災區的廣大群眾送去了心靈的慰藉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在地震僅過去5個月,首部以汶川大地震為題材創作的展現災難中母女情深的情感電影《媽媽別哭》在全國上映,引發了諸多共鳴;此刻,震中汶川縣正通過舉辦包括制作一批文化產品、拍攝一部大型紀實電視劇、舉辦一場萬人公祭等11項活動來紀念地震一周年,這無疑對廣大災民恢復信心、鼓舞斗志、走出陰影、重拾希望以及銘記恩情等具有重大的人性意義;除在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東河口建成首個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外,中國首家地震實物博物館——汶川地震博物館也將于今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地震發生一周年之際正式建成開館,通過對地震災難實物的永久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反映這場大災難,體現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所呈現出的空前凝聚力和頑強不屈的寶貴精神……
是啊,對于災難,我們的民族經歷得太多太多,但是從來沒有哪一場災難能讓我們在困難面前低下高貴的頭顱。災難來襲的時候,我們有堅強的信念;淚水流出的時候,我們用微笑迎接日出;家園被摧毀了,但斗志仍在,廢墟只能激起我們更多的奮進。東西沒有了,我們還有勤勞的雙手;家人沒有了,我們還有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所以,總書記來了,總理來了,在他們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滿含淚水的眼睛里,我們看到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民眾生命的關愛;人民子弟兵來了,他們用血肉之軀擎起一個個生命的希望;兄弟省市的醫療隊來了,他們用白衣天使的雙翼呵護著一盞盞生命之燈;一筆筆善款和救災物資來了,無一不凝聚著華夏兒女的拳拳愛國心……
傷痛會過去,但感動不應該過去,它已經成為一種力量,支持我們不斷前行。于是,在災難面前,我們雖飽嘗痛苦,卻依然收獲光明。失去家園的災民們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懷著重建美好家園的必勝信心,不等不靠,立志把災難后的家園重建成比昔日更加美好的天堂!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剛剛遭受了巨大創傷的中國,更是一個愈挫彌堅的民族又一次在人類巨大災難中挺立不倒。
有一種愛,可以使災難低頭,傷者無畏,活者堅強,此之謂大愛,大愛無私,大愛互助。很難想像,會有怎么樣的災難能擊倒有著這樣胸襟和情懷的民族,而這樣的胸襟和情懷,也正是一個繁衍生息了五千年而歷久彌堅彌旺的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之真諦所在。
大愛汶川,大愛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