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俗語說“春困秋乏夏打盹”,雖然都屬于疲勞表現,但形成的原因則不同。夏季倦怠,大多是由于溫度過高、機體大量排汗所致。因為隨著汗液的排出,人體不但丟失了大量的鈉元素,同時還丟失了相當數量的鉀,此時若只知補充鈉鹽,鉀得不到及時補充,鈉、鉀比例失調,機體就會出現疲乏、倦怠等癥狀。
鉀是機體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可維持與增強肌肉和神經的敏感性,使肌肉、神經處于正常的興奮狀態;有助于保持心肌正常運動功能,使心臟舒展和伸縮自如,調節心律,維持腎上腺的正常功能;對于細胞的內外滲透壓調節、酸堿平衡、維持體內水分平衡以及生長發育等;對激活體內若干酶的活性、通過酶參與體內許多代謝,如蛋白質合成、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謝等,也有密切關系。鉀還具有減少血漿容積、阻斷血管緊張素代償性升高,從而降低血壓。鉀主要從小腸排泄,經體內代謝利用后從尿道和汗腺排出。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的機體內約含鉀150克,分布在細胞內和細胞外,以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
機體一旦缺鉀,不但正常的運動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機體各項生命活動出現功能紊亂,同時人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也會減弱,容易發生中暑。如有人做過試驗:在炎熱的夏季,一組大白鼠給予足夠的含鉀食物。另一組給予缺鉀的食物,同時置于相同的酷熱環境中。結果缺鉀組半數以上死亡,而補鉀組則全部安然無恙。低血鉀癥最突出的表現在四肢酸軟無力,感到疲倦,精力和體力下降,耐熱能力降低,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肌肉系統的松弛軟癱,尤以下肢最為明顯,同。時肌張力減弱,腱反射減退。嚴重時還會導致酸堿平衡失調,人體代謝紊亂,伴有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出現全身無力、胸悶、心悸、腹脹、惡心、嗜睡等臨床表現,甚至出現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難、以及嚴重的心律失常等。所以,夏季出汗太多時,不但要重視鈉的補充,也不可忽視鉀的攝入。
夏季重視鉀的適當補充,不但有益于改善機體內的鉀、鈉平衡,還有利于防止血壓上升,又可防止血壓過低。因此,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必須注意在膳食中多搭配一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葡萄、西瓜、甜瓜、菠蘿、桃子、茄子、菠菜、莧菜、油菜、芹菜、番茄、黃瓜、花菜、紫菜、海帶、土豆、鮮豌豆、豆制品、蘑菇及榨菜等果蔬。其中紫菜、海帶含鉀量最豐富,如紫菜100克中含鉀1640毫克,海帶含鉀量是其含鈉量的2.2倍,水果以香蕉含鉀最多。此外,糧食以蕎麥、紅薯含鉀較高,肉食則以瘦豬肉、魚、蝦含鉀較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茶葉中鉀的含量也非常高。暑熱之時經常飲用淡茶(汗出太多可飲淡鹽茶:食鹽6克、茶葉5克、加開水500毫升的沖泡,涼后飲用),對于祛署解熱、強心利尿、爽身提神、補充鉀鹽都具有獨特的功效。
若夏季一旦發現明顯的低血鉀癥,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補鉀治療,嚴重時應在心電圖的監護下從靜脈補鉀,大約3-5天可使癱瘓狀態下的肌肉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