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啟
2008年底,50歲的陳太昌是位有著21年血透透齡的尿毒癥病人,他也是江蘇省目前透齡最長的血透病人之一。昨天陳太昌和另一位曾是體育老師,已有18年透齡的病友一起身著博士袍、頭戴博士帽,神采奕奕地從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腎病學專家、博士生導師王鋼教授手中接過了“血透博士”證書。臺上的老陳侃侃而談、中氣十足,很難想象這是一個21年尿毒癥血透病人。
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是進行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終末階段。在此階段中,除了水與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外,由于代謝產物在體內大量潴留而里現消化道、心、肺、神經、肌肉、皮膚、血液等廣泛的全身中毒癥狀。概括尿毒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消化系統癥狀是嘔吐、腹瀉或便秘,口中有尿味;心血管系統癥狀為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癥性心包炎、心肌疾病等;血液系統癥狀是貧血顯著、出血傾向:神經系統癥狀是早期出現神經肌肉失調癥狀,周緣多神經病變,后期出現尿毒癥性腦病;呼吸系統可出現尿毒癥性肺炎的癥狀;皮膚可出現皮膚瘙癢及尿素霜。另外常伴代謝酸中毒,并現高鉀或低鉀、低鈣、高磷等表現。
血液透析法(簡稱血透)又稱人工腎,也有人叫腎透析或洗腎。它是血液凈化技術的一種。在全世界依賴透析維持生命的50萬患者中多數是血透。血透對減輕患者癥狀,延長生存期均有一定意義。血液透析是根據膜平衡原理,將患者血液通過一種有許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醫學上稱半透膜);這些小孔可以允許比它小的分子通過,而直徑大于膜孔的分子則被阻止留下,而半透膜又與含有一定化學成分的透析液接觸。透析時,患者血液流過半滲透膜組成的小間隙內,透析液在其外面流動,紅細胞、白細胞和蛋白質等大的顆粒不能通過半滲透膜小孔;而水、電解質以及血液中代謝產物,如尿素、肌酐、胍類等中小物質可通過半透膜彌散到透析液中;而透析液中的物質如碳酸氫根和醋酸鹽等也可以彌散到血液中,達到清除體內有害物質,補充體內所需物質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醫療水平、血透條件和血透質量都越來越好,醫療保障水平也大大提高。以往血透時間超過五年的很少見,現在超過五年、十年的越來越多。不過像老陳這樣已經堅持了21年的血透患者確實很少見。
對于正在透析的人,應遵循以下幾點:
1控制水分的攝入量:測量每日排尿量,每日水分攝取為每日尿量+500毫升水分,吃的稀飯、面條,含有很多水分,要嚴加控制。不要吃太咸的東西,以免增加飲水量。
2每天測量體重:每天在固定時間、同一個磅秤測量體重,兩次透析期間體重以不超過2-3公斤為原則。
3動靜脈瘺管護理透析的人尤其是已經進入規律透析的人應注意最好在血液透析前數周預先做好動靜脈內瘺,位置一般在前臂,以便于在長期間歇做血液透析時,用針頭穿刺做成血流通道。平時內瘺側肢體勿提重、勿穿太緊衣服或包扎過緊、睡覺時勿枕在頭下。局部保持清潔,預防感染;平時用手觸摸或聽診器檢查是否通暢,應有明顯的沙沙聲、流水聲或振動感。若發現靜止無音,須立即到醫院進行處理。
4透析的人還應注意藥物的服用,各種藥物有各自的作用,服用的時間和方式不一樣,應遵照醫師指示服用。有的飯前、有的飯后服用,要分開服用。用來降低磷離子的胃乳片或鈣片,應該吃飯時與飯菜一起咬碎吞下去。這樣才有降低磷離子的作用,如果是飯前或飯后或整顆吞下去,藥效就大大降低了。
5日常生活注意事項預防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飲食控制,適當限鹽、限水,避免高鉀、高磷食物攝入。按時測量血壓并進行記錄。配合藥物和其它支持治療,控制血壓增長,保持血色素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觀察大小便顏色、皮膚上有無出現出血點、瘀斑等。定時接受透析治療,不可隨意中止,以免加重病情。若有任何緊急情況及不舒服發生,應立即與透析中心聯系。
血液透析人群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漫長而艱難的替代過程。我國目前血透病人大多血液透析了就不再工作,完全脫離了社會生活。而在國外血液透析病人仍然正常工作生活。專家們指出:今后血液透析治療的發展目標應該是社會、醫院、家庭與血透患者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不僅要讓他們活得更加長久,還要活得更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