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瑜
摘要:當前電力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處于比較薄弱的狀況。很多企業離退休管理工作受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領導人的思想覺悟等因素影響,各項待遇的落實很不平衡,同時有的電力企業已退休的人員和企業風險掛鉤也很不公平,經濟規律的客觀要求和現實管理模式弊端,也需要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有新的政策考慮。文章基于此主要提出了幾點電力企業離退休員工的管理建議。
關鍵詞:離退休管理員工;管理;電力企業
引言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電力企業的改革使得電力企業內部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難度更大了,文章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提出在新時期做好電力企業離退休員工的管理工作的方法,以期能夠對于電力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提供參考。
1、落實好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政策
為確保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管理人員可以從多方面入手,竭誠為廣大離退休人員服務。根據國家對離退休人員的有關政策,積極落實離退休人員的各項待遇,為他們打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企業每半年向離退休人員傳達國家的方針政策、通報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等情況。同時,及時聽取離退休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每逢單位舉行各種重大活動,都邀請離退休人員代表參加。
落實老干部用車制度,保證老干部外出看病用車,對車費有節余的按貨幣化管理辦法進行足額兌現。為了讓老干部公平享受有關待遇,并且鼓勵節約,公司離休老干部外出用車實行定額使用、節約獎勵的辦法。
堅持離休老干部生日慰問制度。凡單位年滿70周歲的離退休干部,在其過生日時定做生日蛋糕,為他們及時送上生日祝福。每年為老年人閱覽室訂閱十幾種報紙雜志,并不斷添購圖書,充分滿足離退休人員的精神文化需求。以離休干部、退休副廳級以上干部、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烈屬、特困戶和危重病患者、離退休人員遺屬為重點走訪慰問對象,每年元旦、春節、七一、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走訪慰問離退休人員。堅持日常走訪、重大節日走訪和重點探望相結合,走訪慰問做到“四必訪”(重大節日必訪、患危重病住院必訪、有特殊困難必訪、治喪事必訪)。如每年年底對離退休老干部、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困難戶、退休人員、單職工遺屬進行入戶走訪慰問。
2、強化對離退休人員的服務
搞好服務是做好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只有樹立大局意識和政策意識,自覺地學習和掌握國家有關對離退休人員的方針、政策,以高度的政治事業心和責任感,滿懷對離退休人員的深厚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離退休人員服務工作中去,才能進一步提高管理服務質量。
作為管理服務離退休人員的職能部門,應該采取一系列的親情服務措施:一是完善離退休人員信訪工作制度,暢通信息通道。離退休人員來信來訪,可以直接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通過來信來訪,了解離退休人員的情況,進一步解決其提出的問題。二是注重感情融通交流。工作人員經常到離退休人員家中走訪,或進行電話聯絡,以此拉近與離退休人員的距離,加深與離退休人員的感情。三是注重為離退休人員解決難題。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等方式進行上門走訪服務,為離退休人員解決生活困難,消除離退休人員生活上的后顧之憂。
3、組織開展文體活動
積極組織舉辦適合離退休人員參加的文化、體育、娛樂、健身等多種活動,是做好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為搞好離退休文體活動,單位應采取多種措施:可以成立中老年門球、臺球、乒乓球、棋類、健身操、書畫音樂和舞蹈等工作委員會,認真落實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老年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充分發揮離退休自管會、中老年專門工作委員會的作用,因地制宜地開展中老年門球、臺球、乒乓球、棋類、健身操、音樂、書畫、秧歌等豐富多彩而又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活動,做到“年有計劃,季有主題,月有活動”。通過這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可以達到強身健體、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質量的目的。這樣既活躍離退休人員的思想,也豐富了他們的晚年生活,有效地保證了老年活動的質量,同時為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4、加強離退休員工隊伍建設
加強老年學習教育,可以創辦老年學校。每年舉辦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各種文化知識學習班,給老年人滲透“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全程學習”的理念,深化老年學習型組織的創建。開辦科學養生健身講座、書畫講座,舉辦書法、繪畫展覽,培養廣大離退休人員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方式。每年舉辦適合中老年人特點的健康保健知識講座,組織中老年健身操學習班,離退休人員中不乏琴棋書畫、能歌善舞的人才,為營造和諧、創建和諧增添絢麗的音符。
結語
開展企業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歸根到底就是做好服務。把離退休人員服務做好了,企業也就有了和諧的基石。所以,我們必須找準定位,把為離退休人員服務放在第一位,緊緊圍繞離退休人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服務入手,以更大的決心、更好的服務,全力做好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閆劍榮.加強企業離退休人員管理必須從做好服務入手[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9,(5).
[2]林義.我國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財經科學,2002,(5).
[3]潘錦棠.世界男女退休年齡現狀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