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榮
摘要:我國的中小企業雖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規模小、效益低,在發展過程仍然面臨著種種困難,特別是融資困難,已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長期以來我國融資制度向大型國營企業傾斜,缺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扶持。本文從政府角度淺議應如何積極完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制度,解除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限制,積極開拓創業板市場,鼓勵中小企業上市融資。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創業板市場
一、創造公平競爭的法律、政策等外部環境
受傳統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我國中小企業在市場中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為充分保障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階段的首要任務,不但要積極推行市場經濟的普惠制原則,使中小企業享受與國有大型企業及外資企業平等的國民待遇,而且更要對中小企業成長實施有效的優惠扶持政策。
二、拓展政策性融資渠道
綜觀全球經濟,許多國家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首先體現為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這方面經驗值得借鑒。如日本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就相當完備有效。日本政府為了發揮中小企業的活力來支撐日本經濟,綜合實施了各種相應政策,這些政策包括:(1)建立民間資金能夠放心貸款的信用保證制度;(2)建立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國民金融公庫、工商公會中央金庫三家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采取補償貨款的辦法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3)建立信用保證協會和中小企業信用公庫,實行信用補償制度對中小企業向民間銀行貸款提供信用保證及信用保險,促進民間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4)將對中小企業的管理咨詢、設備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與貨款發放結合起來,推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三、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信用風險較大,一些商業銀行不愿向它們提供更多的滿足其需要的貸款。只有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提供必要的擔保和保險,這種困難就能得到較好的緩解。因此,有必要成立相應的擔保和保險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提供輔助性信用保證。
近年來,一些地方陸續開展了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探索,建立了融資擔保組織和擔?;?在幫助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方面解決了許多問題。中小企業互助擔?;鹁褪窃谡鲑Y、中小企業自愿出資、社會中介組織和銀行共同參與的基礎上形成的基金,由一個代表各方利益的專門機構來管理基金。基金存入一家商業銀行,由這家商業銀行協助該機構管理。當符合條件的企業向銀行貸款時,可以申請基金擔保。
四、建立中小企業創業板市場
(一)創業板的推出
如今,全球金融危機給了中國資本市場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也是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在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許多企業持續發展面臨資金困境的背景下,3月31日凌晨,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從1999年至今,經過長達10年的醞釀、準備,備受矚目的創業板終于蓄勢待發了。
(二)建立創業板的意義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推出創業板是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層次與結構、拓展資本市場深度與廣度的重要舉措,能夠為數量眾多的自主創新和成長型創業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同時通過資本市場的示范效應,發揮拉動民間投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以創業促就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功能,強化資本市場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持,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傊?創業板的推出,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善、中小企業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第一,創業板有利于我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我國的資本市場目前只有主板市場在獨撐大局,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主板市場已經不能承受整個市場的融資需求,此時推出的創業板,不僅能夠為主板市場分擔壓力和風險,培育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和提供退市機制,此外還能為廣大中小企業最終發展成為能夠在主板上市的大型企業發揮橋梁作用。
第二,創業板的推出將有利于留住優質上市資源,推動我國本土中小企業發展。在我國傳統的上市板塊中,中小企業板一直未能進入主板市場的框架之內,創業板建設的缺失使得一批優秀的中小企業將目光轉向海外,造成優質上市資源流失。來自中國證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0月,我國內地在美國、英國、新加坡、我國香港等4個創業板市場上市的企業共有195家,其中不乏優秀的民營企業。
(三)創業板建設的要點
針對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從宏觀角度來看,在建設創業板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首先,要正確定位創業板的發展對象和目標。創業板的推出,不是與主板市場競爭,也不是替代場外交易的功能,而是補充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缺失,在適度競爭基礎上實現同類型市場的合并和不同類型市場的專業化分工。因此,為避免惡性競爭和重復建設,創業板市場應當明確自身的市場定位,既不與上海主板市場爭上市公司資源,也不以取代場外交易市場為目的,妥善處理好與主板市場和各類產權交易所的關系。
其次,在創業板的推出過程中不能忽視創業板存在的缺陷和風險。盡管創業板能夠減少資本市場中的部分風險,但作為資本市場,還是存在一定的系統和非系統風險。對各種投資者預期以外的系統風險,應通過種種途經和手段盡可能地加以防范。在這次出臺的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就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設計了比較全面的防范措施。例如,充分考慮當前我國投資者的風險收益鑒別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在市場準入門檻上并不是全部開放,而是通過設立相對較高的標準使只有處于創業后期的已經體現出持續成長性的中小企業才能到創業板上市,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參考文獻:
[1]楊娟. 中小企業融資結構——與中國經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
[2]施穎.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問題研究.沿海企業與科技,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