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樺
摘要:“銀廣夏”曾經創造過令人瞠目的業績和股價神話,被稱為“中國第一藍籌股”,但后因財務造假而被查處。本文通過分析“銀廣夏”事件,闡述現階段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和治理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治理對策
一、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形成原因
“銀廣夏”曾經創造過令人瞠目的業績和股價神話,被稱為“中國第一藍籌股”。2001年,有關媒體對其財務造假行為進行了曝光,在證券市場內外引起巨大震動。通過對“銀廣夏”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會計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公司治理機制不完善
現代企業中股東和經理人之間大都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而恰恰是這種委托代理關系使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成為可能。因為在我國,股東和經理人這兩者之間的委托代理契約是不完備的,兩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完全,不對稱,這就使造假有機可乘,有利可圖。在“銀廣夏”案件中,銀廣夏偽造會計信息之所以得逞,就是因為兩權分離下股東和經理人之間信息不對稱,不完全,尤其是廣大中小股東由于監督成本相對較高,信息嚴重匱乏,無法真正行使監督權力造成的。
(二)企業信息生產過程的內部操作性為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提供了便利
在我國,大多數企業都根據會計法規定設置了專門的會計機構,配備了相應的會計人員,整個會計信息的生產過程完全是由企業控制的。如果企業負責人主觀上想通過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獲取相應的利益,就可以充分利用全部會計工作被企業控制的有利條件有針對性地制造虛假會計信息。這是虛假會計信息難于發現和治理的根本原因。
在銀廣夏這一案例中,充分反映了企業信息生產過程的內部操作性這一特點。據庭審記錄,1991年11月,董*接到了廣夏(銀川)實業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總會計師兼董事局秘書丁**的電話,要求他將每股利潤做到0.8元,董*便進行了相應的計算,得出天津廣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潤,進而根據這一利潤,推算并炮制出天津廣夏所需的產量、銷量以及原材料的采購量等數據。由此可見,企業信息生產過程的內部操作性,是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三)審計缺位為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開了綠燈
在“銀廣夏”會計丑聞中,作為“經濟警察”的注冊會計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注冊會計師的中心職責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客觀、公正的對企業會計報告的真實可信進行驗證,并公開向有關的報告使用者發表審計意見。然而,在“銀廣夏”這一事件中,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卻未遵循審計的職業謹慎原則,為虛假信息的產生敞開綠燈,成為欺騙股東,危害社會的幫兇。
(四)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低下,直接制造虛假會計信息
會計人員是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維護者,獨立、公正、誠實地出具財務審計報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是其應該遵守的基本職業道德規范。離開公正、誠信,會計信息就會失去價值,就會危害社會。在銀廣夏這一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會計人員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廣夏(銀川)實業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總會計師兼董事局秘書丁**要求董*將每股利潤做到0.8元,董*便計算出新的利潤、產量及采購量,從而達到造假的目的??梢姇嬋藛T喪失職業道德,編造虛假會計信息,是會計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行力度
雖然我國相繼制定(修改)了《會計法》、《公司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但由于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不夠,再加上部分單位管理者的法律意識淡薄和財務知識嚴重缺乏,有的根本看不懂會計報表,甚至有的竟直接授意、指使會計人員作假帳,提供虛假會計報告。所以建立有效的、統一規范的會計準則,加大執行力度,壓縮會計舞弊操縱的空間對杜絕會計信息失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統一高效的會計準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企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各種制度,自覺規范自己的經營和會計行為,為杜塞漏洞,控制舞弊提供制度保證。
(二)增強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
在我國,由于股東的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不高,公司管理者可以完全代行股東權利,所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公司審計委托時,實際的委托人不是股東,而是公司的管理者當局。所以管理者當局就會從自身利益出發,要求注冊會計師出具符合自身意圖的審計報告,否則就會撤銷委托。迫于競爭壓力,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就不得不以損害審計獨立性來遷就、隱瞞或者協助舞弊,出具令管理當局滿意的審計報告。如何杜絕此類現象發生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強審計的獨立性。譬如由獨立第三方接管審計服務的發包權利并由其進行統一的招標,使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利益獨立于上市公司,從而使注冊會計師保持應有的獨立性?;虿扇徲嬞M用解繳到當地證券監管部門,然后由監管部門直接向各個會計師事務所結算的辦法,讓注冊會計師獨立于管理當局,也可以保證審計的獨立性。另外,加強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明確自身的法律責任,也是增強審計獨立性,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措施。
(三)加大執法和獎勵力度,對違規違紀行為予以堅決處罰
對于與會計信息失真有關的違規違紀行為要嚴格處理,決不能姑息遷就。對于違反國家法律的要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要通過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警示和震懾相關人員自覺得遵紀守法,自覺的履行職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在加大處罰力度的同時,還要維護好會計人員的合法利益,建立好有效的獎勵機制,為會計人員實施會計監督提供可靠保障。
(四)完善和加強內部控制制度
有效的內部控制不僅能使企事業單位的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更能防范和發現本單位內部和外部的欺詐行為。為了確保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良好運行,企事業單位應該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或建立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系統,加強對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漏洞和隱患,及時修正或改進。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違規必罰,以罰促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以期更好地完成內部控制目標。
總之,虛假的會計信息對社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其產生的原因和途徑也非常復雜,因此,單純靠一般的方法很難根治,必須采取綜合治理的辦法加以解決。
參考文獻:
[1]曾浪鷗.銀廣夏財務舞弊事件芻議[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5.
[2]徐紹霞.財務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治理對策[J].時代經貿(中旬刊),2008,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