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懷宇
摘要:成本管理,就是對企業在進行產品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所有費用的發生和產品成本的形成所進行的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檢查等一系列的科學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動員廣大職工群眾,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厲行節約,不斷降低產品成本。加強成本管理是降低產品成本,增加企業盈利的要求。有利于促使企業改善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調整企業內部管理方式為內容的,以最大限度追求利潤為目的的生產方式的運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本是出發點,追求利潤是目的,調整管理方式是手段。就三者內在聯系而言,不難看出:目的是成本所要求的目的,手段是成本所規定的手段。把握住成本,就是找準了精益生產的內涵。在企業運營中把成本作為主攻方向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
關鍵詞: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第一章企業成本管理的意義和目的:
一、成本管理的意義:
成本管理,就是對企業在進行產品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所有費用的發生和產品成本的形成所進行的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檢查等一系列的科學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動員廣大職工群眾,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厲行節約,不斷降低產品成本。
1.1.1加強成本管理是降低產品成本,增加企業盈利的要求。
加強成本管理,組織企業職工按照節約原則對生產耗費進行核算和監督,能夠促使企業在增加生產的同時,節約消耗,實現降低成本任務。
1.1.2加強成本管理,有利于促使企業改善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產品成本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效果。企業產量的多少,質量的好壞,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材料物資消耗的多少,生產設備利用得是否有效,資金占用有無積壓浪費等等,都能夠在產品成本中反映出來。例如:原材料雖然每個品種的數量少,但品種多,不利于管理,如管理不善,哪怕損失數量極少,也是占用同樣品種的相當份額。
二、企業成本管理的目的:
企業成本管理是對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所消耗費用的一切費用進行預測、核算、控制、考核分析的工作。企業產品的生產過程,同時也是生產的消耗過程,它不僅要消耗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而且還要耗費生產者的勞動。企業生產過程中這些耗費貨幣的表現就是產品的直接生產費用。將直接生產費用對象化,即生產一定種類和一定數量產品所支出的各項直接生產費用則為產品制造成本。
我們所追求的不斷降低成本就是追求不斷地減少(C+V)之和,(C+V)越小,就意味著生產某一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越短,該商品的價格就越低。但是,在激烈競爭的商品交換中,商品的價格是由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計算的,而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這樣的競爭結果,只能是低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的商品。當他按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格去交換時,才能獲得利潤。在精益生產方式中不斷追求和降低成本,就會不斷獲得較多利潤,就會贏得在市場競爭中的不敗之地。
所以說: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調整企業內部管理方式為內容的,以最大限度追求利潤為目的的生產方式的運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本是出發點,追求利潤是目的,調整管理方式是手段。就三者內在聯系而言,不難看出:目的是成本所要求的目的,手段是成本所規定的手段。把握住成本,就是找準了精益生產的內涵。在企業運營中把成本作為主攻方向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
第二章 車輪公司成本管理現狀以及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節車輪公司成本管理現狀及成本核算方法
2.1車輪公司成本定額現狀
2.1.1、原材料消耗定額按技術中心“金屬材料工藝消耗定額”執行。輔助材料消耗定額按技術科“輔助材料工藝定額執行“。
2.1.2、產品的工時定額按人事部的“工時定額”執行。
2.1.3、產品清單及工藝文件按技術科的產品工藝路線清單、工序卡、技術更改通知單等執行。
2.1.4、根據以上三條資料填列“零件定額成本卡”。
2.2、核算方法
2.2.1材料核算
2.2.1.1材料成本構成內容
材料成本主要由材料價款、運雜費(其中包括材料的運費、吊裝費及運輸保存險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構成。
2.2.1.2材料成本核算方法
公司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方法進行核算。對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形成差異進行單獨核算,月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對發出材料進行分配,還原成實際成本。
2.2.1.3材料入庫、發出的處理程序
(1)材料入庫的核算及處理程序:
材料按品種及規格設置明細帳,到達驗收以后,由采購部計劃員持采購發票及有關單據,到計財科入帳,計財科根據采購實際價格入帳,記入材料采購明細帳,月末按計劃價格一次結轉入庫,計入原材料明細帳,對實際價格與計劃價格產生的差異計入材料成本差異明細帳,完成入庫手續。
(2)材料發出的核算及處理程序:
月末計財科有關人員到庫房將當月發出材料的料單與庫房登記用的材料明細分類帳仔細核對后,蓋章確認簽回進行核算。作憑證時根據發出材料用途借相應科目貸原材料,然后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對發出材料進行分配,還原成實際成本。
2.3、成本核算
2.3.1成本開支范圍:執行會計準則上的開支范圍。
2.3.2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
2.3.3間接制造費用的內容及分配方法:車輪公司制造費用不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按費用月末結轉生產成本,按工時進行分配。
2.3.4廢品損失的核算:按材料費計算
2.3.5殘次品的處理:車輪公司的殘次品能修復的修復,不能修復的做切割報廢按廢料處理。
2.4、費用核算
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的核算,按照一汽集團公司規定的內容及開支標準,按正常程序執行。
2.5、銷售成本的結轉。根據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原材料、燃料、動能、工資、制造費用和期間費用的有關核算規定結轉。
2.6、銷售費用的分配根據銷售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按產品品種發生的費用分配。本產品直接費用對象化,共用費用分配化。
2.7、差異分配方法及費用分攤方法
2.7.1、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額+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額
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2.7.2、產品成本差異:產成品按實際成本計算。
2.7.3、動能:按品種輛份工時定額分攤。
2.7.4、生產人員工資、制造費用按產值分攤。
2.8、其他業務不屬于企業主要經營業務。
第二節車輪公司的二級成本核算工作
以基本生產車間為主的“利潤中心核算模式”,進行二級成本核算工作進行成本控制。
3.1、 內部二級核算基礎工作得到了加強,計算機得到廣泛使用。
3.2、 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工藝消耗定額及工時定額齊全。各核算單位的變動成本,費用,資金指標,每季度以主要經濟指標形式下達各職能部門,生產車間。
3.2.1、有內部經濟核算價格體系
公司二級核算價格有產品價格、物資價格二種。
3.2.2、四大車間與廠內銀行的的微機實現了局部聯網。
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編寫了包括推行內部經濟核算的必要性,應做的準備工作,二級核算的延伸——班組核算,二級核算的基本做法及一、二級核算并軌方案等在內的“車輪公司內部經濟核算”,使二級核算工作有章可依。
第三節,對預算的分解、控制。
3.3.1、指標下達和落實
將“集團公司生產經營計劃”部分指標和“富維股份公司經濟責任制任務書‘下達的各項指標全部落實給各主管副總經理及總師,由總經理與各分管副總經理簽訂包保合同書。
3.3.2、預算控制的過程及手段
(1)計劃控制
嚴格執行“生產經營計劃“凡計劃內項目調整,計劃外項目追加等原則上不預調整和追加,必要時,按”上級公司下發“預算管理辦法”的通知執行報批程序。
(2)合同控制
嚴格合同簽訂手續,凡訂立合同不論金額大小一律由訂立合同單位先行審查,并由基層領導簽字,再視計劃內外項目分別不同程序辦理。
(3)財務控制
財務人員按分管業務范圍,嚴控各項費用支出,對照指標及時實施把關控制。
(4)考核控制
將預算結果對各單位下達,嚴格按考核指標進行控制。
以上是車輪公司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方法。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價格競爭越來越多成為企業前途命運的主宰。價格決策取決于成本,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必須有最佳的成本作后盾,而最佳的產品成本又必須有一套嚴格的、科學的成本管理手段才能實現。因此,狠抓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消耗,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力爭把成本壓縮到最低點,是決定企業競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