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瑾
摘要:在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強企業的成本預測管理,成為企業維持穩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討論,對完善企業成本預測體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企業成本預測完善
一、成本預測的概念和內容
成本預測是指人們根據事先的調查研究及分析,對未來未知和不確定的成本開支情況所做出的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預計。成本預測的內容涉及產品設計、生產技術生產組織及經營管理等方面。按預測時間劃分成本預測分析一般包括四大方面:
1.在編制成本計劃階段或制定方案階段的成本預測。這一階段成本預測包括根據企業生產和銷售發展情況,在測定目標利潤的前提下,測算目標成本根據計劃年度各項技術組織措施的實現,測算計劃年度可比產品成本降低指標;根據產量與成本相互關系的直線方程式,預測產品成本發展情況及趨勢。該階段成本預測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兩項:
(1)目標成本預測。目標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某一時期要求實現的成本目標。確定目標成本,是為了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耗費,以保證企業目標利潤的實現。
(2)產品成本水產的預測就是預測計劃期產量變化條件下的總成本水平。產品成本按其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可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類。變動成本是指產量在某一相關范圍內變動時,其總額將隨產量變動呈正比例變動的成本。固定成本則是指產量在某一相關范圍變動時,其總額不隨產量變動而保持相對固定的成本。
2.在計劃執行階段的成本預測
(1)檢查前期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確定成本水平。該步驟主要是通過對前期成本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成本水平,找出影響成本升降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研究分析這些因素是否仍將對后期成本水平產生影響以及影響程度如何。
(2)分析后期可能出現的變化。該步驟主要是通過深人生產實際和有關部門,了解后期可能出現的新因素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測算它們對后期成本水平的影響程度。
3.通過分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變化與單位成本的關系,探索其變化發展的規律與因果關系,建立一定的數學模型,預測由于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化而影響期末單位產品成本水平。
4.通過成本、數量和利潤三者內在聯系的分析,預測保本點和目標利潤的銷售量,以及預測符合目標利潤要求的目標固定成本和目標單位變動成本。
二、成本預測的指導思想
(1)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原則。立足于力求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取得盡可能多、盡可能好的勞動產品;(2)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精打細算,深挖內部潛力,支出要打足,項目要卡緊;(3)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計算影響成本超降的諸因素,千方百計地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4)講科學,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測算,決不允許“瞎估計”;(5)全面預測分析,主觀與客觀、實際與可能、內涵和外延、先進合理與留有余地等,都要進行全面預測。
三、成本預測的方法
1.定量分析法。所謂定量分析法,就是運用現代數學方法對歷史數據進行科學的加工整理,并建立經濟數學模型,充分提示各有關變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作為預測分析的數據。
2.定性分析法。該方法一般是在企業缺乏完備、準確的歷史資料的情況下,首先由熟悉該企業的經濟業務和市場的專家,根據過去所積累的經驗進行分析判斷,提出預測的初步意見;然后再通過座談會或發征求意見函等多種形式,對上述預測的初步意見進行修正、補充,并作為預測分析的最終依據。
必須說明一點是:在實踐工作中定量分析法與定性分析法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輔相成。
四、成本預測的原則
1.充分性原則。由于成本預測具有一定的假設,為了保證預測的結果與實際發生的情況相吻合,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在進行成本預測時,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方面因素及可能遇到的多種情況,分析評價各因素的內在聯系和對成本的影響。通過對它們的變動趨勢及性質作合理的分析和取舍,建立實用的成本預測模型,并結合成本管理人員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得出預測結果。
2.相關性原則。在進行成本預測時,有時所選的因素與成本有明顯的因果關系,相關性較強;有時成本又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并無明顯的相關因素。前者較適合采用因素分析等方法預測,后者一般采用趨勢分析法預測。
3.時間性原則。預測是對某一特定時點做出的,不同的時間范圍有不同的預測內容,適用于不同的方法,其取得的結果也不一樣。
4.客觀性原則。成本預測結果的正確與否、最關鍵的要取決于所依據的統計資料是否完整、準確。
5.可變性原則。客觀條件是不斷變化的,在未做出決策之前,預測結果應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作適當的修正。
6.效益性原則。進行成本預測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為了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只要可能取得的相關效益比預測本身所花的代價(費用)大,預測就有必要進行。
五、成本預測的作用
1.成本預測是正確制定成本計劃和保證成本計劃的前提條件,為了正確制定成本計劃,明確降低成本方向和途徑,論證和評價各種方案、措施可能產生的經濟效果,必須進行成本分析,以提供編制成本計劃的科學依據。
2.成本預測是改善企業經營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面向未來,以便及早地把影響成本降低不利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加強預防性管理。
3.成本預測是正確執行經營決策的科學依據。企業成本會計由過去單純的“算賬型”向“決策性”轉變是經濟體制改革深化和企業轉軌變型的要求,而正確的決策,又以科學的預測為依據。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搞好企業的成本預測是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為充分挖掘企業的潛力,幫助企業面向未來,最大程度地為企業和社會創造經濟效益提供了科學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張娟;韓振新;胡增利.成本預測與投標報價[J].遼寧交通科技.2005(3).
[2]董輝.談企業的成本預測分析[J].遼寧經濟.2004(2).
[3]李成勛.簡論經濟決策和經濟預測的重要意義[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