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海
摘要:本文論述了閘站管理單位以水利工程、水土灘面、地方經濟、區位優勢、盤存資產等資源為依托發展閘站經濟的做法,進一步明確發展閘站經濟在工程管理單位的地位,搞活內部運行機制的努力方向及如何發展閘站經濟進行論述。
關鍵詞:發展閘站經濟實踐思考
豐縣地處江蘇省西北部,多年來,在省、市大力支持下,經過豐縣百萬人民的共同努力,相繼開挖了復新河、大沙河、南支河等縣管骨干河道,興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四級控制,五級水面”的灌排工程體系。目前,縣管閘站12座,分布在全縣骨干河道上,在職職工120多人,擔負著防汛防旱,發展經濟的繁重任務。本文就如何依托水利資源,發展閘站經濟,結合當前現狀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經濟發展現狀及資源依托
各閘站分別興建于七、八十年代,除豐城閘靠近縣城區,梁寨閘、趙莊閘靠近鎮區外,其余都較偏僻。近幾年來,各閘站管理所依托各種資源發揮各自優勢,陸續實施種植、養殖,加工等項目,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別完成經營純收入32萬元、40萬元、51萬元。今年以來,各項經營運行平穩,原有項目得到鞏固,并新上了一些經營項目,根據目前現狀,主要依托以下資源開展經營:
1、依托水利工程資源開展經營
各管理所除水閘、翻水站等建筑物外,還擁有附屬配套設施,如何讓這些資源發揮自身功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是資產管理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李樓閘站有豐縣“小三峽”之稱,具有翻水、排澇、航運、水景觀于一體的水利工程,是我縣砂石料的唯一水上通道,該管理所抓住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嚴格落實船閘的各項規費收繳措施,狠抓內部管理,制訂了《加強李樓船閘通航管理辦法》,設立舉報電話,杜絕人情費,科學設崗,加強監督,防止“大船小開”,同時加大對船閘的維修保養,降低運行成本,2007年、2008年分別完成過閘費收入16萬元和20萬元。李樓、趙莊閘站在管理范圍內的河道灘面,在不影響閘站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分別興建了沙石料碼頭,進銷10萬余噸,承包給職工經營,減輕了單位的負擔。各閘站利用富余變壓器,上了部分加工項目。
2、依托水面資源開展經營
各管理所所轄區域水面300余畝,華山、夾河兩節制閘位于大沙河上,利用大沙河河川水庫的有利條件,實行出租經營,并在河灘面開挖魚塘90余畝,實行“粗養和精養”相結合,并嘗試開展一些特種養殖。夾河閘對兩個各10畝的魚塘進行整治,開展垂釣、餐飲項目,提高了養殖的鏈條和附加值,2008年實現純收入7萬余元。
大沙河作為我縣復新河和南支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水源無污染,屬國家3類水質,所養水產品在當地小有名氣,現有關方面正著手建立綠色產品養殖基地。
3、依托土地資源開展經營
各管理所在水利工程范圍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灘面土地,努力提高單位面積效益。華山閘在98年改建時,按照一座水閘、一處水景觀,在上游兩灘面新建了柱廊、木涼亭、風車等公園景點,興建了大沙河浴場,購置了觀光游艇,每年夏天吸引了許多納涼和游泳愛好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夾河閘位于豐縣百里農業觀光帶上,97年栽植蘋果、梨樹等80余畝,管理所與本所職工簽訂了管理責任合同,解決了9人的工資待遇;對管理所的堤防,依靠我縣木業加工優勢,栽植速生楊樹,并做到及時更新間伐,每年收入5萬余元。范樓、梁寨閘站分別利用增容改建的契機,充分利用原有院落和房屋,分別上了塑料和泡塑加工項目,兩所安置剩余職工13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4、依托地方經濟龍頭產業開展經營
各管理所分布在全縣11個鎮,各鎮都扶持了各自的主導產業,管理所依據自身條件,結合當地產業融入到其中尋求商機和市場。梁寨所緊緊依靠梁寨鎮大力發展養殖業的優勢,2007年建鴨棚2000余平方米,當年出售肉鴨45000余只,蛋鴨2500余只,獲利3.5萬元;范樓閘新建食用菌1900平方,當年收回投資,促進了職工增收和單位的經濟實力。
5、依托區位優勢開展經營
各管理所多為閘站橋合一的水利工程,個別管理所發揮臨街優勢,盤活存量資產,開發門面房及臨路空地,采取對外租賃和內部職工承包等方式做好經營工作。趙莊閘位于豐縣和單縣的交通要道,且臨趙莊鎮,管理所投資5萬元建電子磅一臺,年收入2萬元;梁寨閘臨梁寨鎮區位優勢突出,采取多種籌資方式,新建門面房150平方,年收入2萬元。對于較偏僻的站所積極發展種植、養殖。
6、盤活存量資產開展經營
豐縣碧水網絲廠系李樓所于90年投資的加工網絲的小企業,后因經營管理不善,產品無銷售市場,機器設備閑置。06年根據管理處搞好多種經營、扶持職工創業的政策,李樓閘對該廠進行認真分析,盤活資產,增加技術改造投資10萬元,增加花色品種,實行股份經營。當年實現產值70萬元,利潤8萬元,安置職工15人,近幾年各項指標穩定發展。
幾年來,各管理所在水利經濟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改善了單位的經濟狀況,職工福利待遇有了很大改善,彌補了管理經費的不足,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職工思想比較保守,發展水利經濟的意識不強,運行機制不靈活,各閘站發展不平衡,經營項目單一,規模較小,技術含量附加值低,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不強,缺少發展經濟的帶頭人等。
二、發展閘站經濟的幾點思考
1、發展閘站經濟在水利經濟及工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從豐縣現實來看,閘站管理運行主要來自農業水費,而水費的收繳又不理想,因此發展短、平、快的小型項目,可以部分解決職工的就業和生活問題,穩定職工隊伍,彌補管理經費的不足,因此閘站經濟就成為水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思想上要轉變等、靠、要,主動出擊,才可以推動水利經濟向前發展。同時多種經營的開展,又有利于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2、高起點規劃,增加經營項目的原始資本積累
在閘站新建或改建時,要統籌規劃,為今后開展多種經營留有余地和提共經營資本,同時,對管理范圍內的水土資源進行綜合規劃,要有長遠眼光,不能頻繁變動。
3、因地制宜,既抓大又不放小
在不影響水利工程管理的條件下,依托各種資源,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騖遠,對于經濟效益好的小項目,要積極培植,根據管理所的具體情況而發展種植、養殖、加工、服務等經營項目,采取承包、租賃、股份制等經營方式。同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充分利用豐富的水土資源。
4、加快管理體制和內部機制改革,為發展閘站經濟創造良好的氛圍
省、市相繼出臺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改革辦法,實行管養分離,明確界定純公益、準公益和經營型水管單位,落實資金來源渠道,工程管理不擠占多種經營收入,提高多種經營收入的使用效益;建立維修養護隊,利用閘站專業管理隊伍的優勢,面向全縣的機電排灌站,開展機電、水泵的安裝及維修業務;同時,實行內部機制改革,鼓勵 創業職工走出去內引外聯,對單位內部經營項目推行目標責任制。
5、制定激勵措施,調動干群發展經濟的積極性
各管理所要明確目標任務,經營 項目量化到人,責任到人,指標層層分解。同時,針對不同的而經營項目,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按完成任務的情況分別制定,進一步調動相關人員積極性,多予少取,讓利于創業的職工。積極培養有市場意識、有經營頭腦、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創業帶頭人。
6、加大科技投入,增加附加值技術含量高的項目
對當前經營項目要采用新技術進行改造,如養殖業利用水面綜合養殖、立體養殖,延長養殖鏈條;對于水果類提高精品質量及數量;對于農作物采用農業新技術提高單產實行套種;在招商過程中,要引進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項目,同時對職工進行技術培訓,聯系來料加工或為其他企業生產配套產品。
三、結束語
發展閘站經濟要統籌各方面的資源,量力而行,要圍繞閘站管理職能開展工作,這樣才能相互促進,既發展了閘站經濟又加強了工程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