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惠軍華
摘要:同城化的目的就是要發揮各自城市的產業優勢和特色,整合區域資源,加強分工和協作,促進產業集聚,加快產業融合。同城化不僅是地域的融合,更是優勢產業互補的經濟融合。本文根據石化產業鏈的特征結合沈陽的優勢產業,探索在沈撫同城背景下如何構建以產業互補和融合為目的的符合產業發展規律和政策導向的石化工業園區。
關鍵詞:石化工業園區沈撫同城產業互補
隨著產業結構的積極調整和項目帶動戰略的深入實施,園區化發展成為石化產業發展的主流,是我國石油化工業發展的新型模式,也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需要,石化工業園區在提升石化產業競爭優勢、促進區域經濟增長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撫順的石化產業經過50年的建設發展歷程,經歷了重組改制,調整投資方向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使企業規模、生產能力、技術裝備等上了一個新臺階。 “十五”期間,經過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撫順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等綜合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作為“中國北方石化城”重要載體的石化工業園區也得到迅速發展。
工業園區的發展是一個區域協同發展的過程。建立區域合作機制,打破地方分割,促進區域分工與協作,是撫順石化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保障。撫順現有產業仍以上游產品為主,這使得發展下游的接續產業或產品成為必須。撫順石化工業園能否成功,重要的一點在于下游接續產業的迅速成長。同城化的目的就是要發揮各自城市的產業優勢和特色,整合區域資源,加強分工和協作,促進產業集聚,加快產業融合。“沈撫同城化”的提出,為實現撫順石化產業鏈的完整,發展接續產業提供了重要保障。沈陽和撫順的優勢產業存在很大差異,且產業關聯性很強。這為兩市的產業互補發展提供了現實基礎。根據撫順石化產業和產品的特點,園區構建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沈陽的優勢產業,把接續產業的發展或產品的開發做細做精,通過接續產業的發展來消納上游產業的產品,使接續產業或產品形成較大的規模和競爭力。從撫順多年來的發展實踐來看,做大做強石化產業并大力發展石化產品深加工,能帶動農業、建筑業、汽車制造業、機械電子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產業又是沈陽市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
石化工業園區構建的目的是根據石化產業的產業鏈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實現石油化工業的集約化、可持續發展。在撫順石化工業園區的構建中,要結合撫順和沈陽的優勢產業進行合理布局,在促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園區效益的最大化。根據撫順石化的特點和地理環境,結合沈陽的優勢產業構建適合其發展的石化工業園,對于提高石化企業的競爭力,促進兩地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何結合沈陽的優勢產業,構建在沈撫同城化背景下以產業互補和融合為目的的石化工業園區建設模式變得尤為重要。為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1.注重石化工業園建設的核心理念——“一體化”。“一體化”的模式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產品項目一體化、公共工程一體化、物流傳輸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由于產品項目一體化,石化工業園區各裝置間關聯度大,相互牽制,因此,眾多投資主體建立了契約式的供應關系。石化園區的發展應該遵循上述五個一體化的要求。從我們的實際情況來看,“產品項目一體化”的實施是最困難的,其他的一體化實施起來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可以克服和改進。按照“產品項目一體化”的要求,石化工業園區的產業鏈(可能是多條)是根據不同的龍頭裝置預先規劃好的,招商項目必須要嚴格按照產業鏈的要求,不屬于產業鏈一環的企業無論規模多大都不能進入石化工業園區。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石化產業服務。結合沈陽的優勢產業,安排石化工業園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熱、供電、污水處理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共享。加快完善集聚區的對外交通網絡,加強集聚區內部交通、給排水、污水處理、電源電網、信息網絡以及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集聚區安全設施建設,建立化學廢棄物等有毒有害物品全過程監測、監控和管理體系,建設危險廢物安全填埋和處置場,實行專業收集、專線清運和集中處置,實現危險廢物零排放;進一步增強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保證沈陽地區的優勢產業能在石化工業園區內良好發展,讓相關投資企業放心入駐。
完善石化工業園區的產業服務,改善石化工業園區的投資軟環境,吸引沈陽的裝備制造業和醫藥化工等優勢產業的入駐。加強對稅外收費的管理,減輕沈陽投資企業的負擔;健全服務制度,強化服務意識,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落實鼓勵沈陽石化企業入駐的各項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規范檢查,切實保障沈陽地區投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及秩序;加強利用沈陽對撫順的產業互補優勢,做好入駐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健全跟蹤服務制度;健全對投資軟環境建設的評價和監督制度。
3.注重產業鏈的完整性,合理規劃園區布局。在化工園區內落戶的主體項目應以上、中、下游的化工產品為紐帶連成一體,實現整體規劃、合理布局、有序建設。目前撫順的石化企業主要是以上游產品為主,中游和下游的企業規模不大,需要大力發展續接產業。而沈陽有與之互補的中下游產業,能夠實現石油化工產業鏈的完整性,體現園區建設的規模效益。在園區布局規劃時要著重考慮沈陽相關下游企業的特點,使園內的企業相互關聯,而不是孤立的、與產業鏈脫節的項目。要以產業鏈招商推動精細化工園區的建設。
4.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石化產業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在發展石化產業集群過程中,應引入循環經濟模式,以循環經濟理念發展石化工業園區。落戶在園區內的企業要有互補性的上下游產品鏈關系。從利用石油生產乙烯和苯類上游產品開始,接著將上游產品作為聚碳酸酯等中游產品的原料,再由中游產品生產出塑料、橡膠等下游產品。將石油化工產品的上中下游產品鏈有機連接起來,形成循環機制,從原料投放到最終產品,實現最小物耗排放。這種做法既降低了成本又減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益。結合沈陽的優勢產業,可以實現撫順石油化工產業鏈的完整性,有利于積極推薦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消費--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閉環循環經濟模式
5.積極采用多種方式,保障園區建設的人才需求。①按照強化智力支撐、銜接區域發展的思路,積極引導石化院校進行課程調整、優化專業設置,根據石化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開設石油化工等特色專業,加速培養撫順石化工業園建設急需的高層次實用人才,走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路子,為石化園區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②依托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加強石化產品的科技研究工作,增強產品的科技含量,使其成為高科技產品轉化基地。要著眼于搞活科研機構、科研人員來催生深加工企業,促進技術與游資的結合。增加在科研儀器設備和科研資金方面的投入,進一步提高科研人員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創造吸引人才的環境。建立科技人員獎勵機制和任用機制,調動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借鑒國內通行做法,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③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加強與沈陽地區人才合作,鼓勵和支持各企業采取長期聘用、短期聘請等多種方式引進沈陽地區的石化專家,幫助企業開發項目、解決技術難題,為石化工業園區的發展提供完備的人才支撐。充分吸納沈陽的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推動撫順的科技發展,提高撫順石油化工產業的競爭力。
6.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政策扶持措施。石化工業園區是政府支撐扶持形成的一體化產業區域網絡,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和支持。①充分發揮撫順政府部門的領導和協調作用,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加強對撫順石化工業園區建設工作的政策指導和綜合協調,定期召集專題工作會議,督查政策法規落實情況,協調部門重要政策措施,解決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②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體系建設。大力支持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管理、服務功能,為行業會員提供政策、技術、市場等信息;強化與職能部門的協商、溝通,提高政府行業管理效能;制訂行業內部技術標準、行為規范,協調石化企業行為。高度重視產業規劃對產業園區發展的指導和約束作用,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適度發展重化工業的重要決定,促進石化工業園區科學有序、快速健康發展。③修改完善相關財政政策,保障促進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的財政支持力度,對石化產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企業培養和引進行業優秀人才以及先進工藝和技術裝備應用等方面進行重點獎勵和扶持。
參考文獻:
[1] 唐曉華等.產業集聚:遼寧經濟增長的路徑選擇[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2] 劉貴清.遼中南城市群產業空間結構形成機理與調控對象[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6.
[3] 石忠良 吳照云 盧福財等.產業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4] 王丹.中國石油產業發展路徑:寡占競爭與規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5] 葉笛 林峰.我國循環經濟型石化產業的發展思路[J]. 生產力研究, 2008,(22).
[6] Haibin L,Zhenling L.Economy Growth Cointegration Test Between Fushun and Medial Megalopolis in Liaoning Province[C].Wuhan:Science Press,2007.
作者簡介:王丹(1972.6-)遼寧撫順人,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
惠軍華(1986.1-)山東濰坊人,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基金規劃項目“基于沈撫同城化的石化工業園區構建研究”項目編號:L07DJY09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