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報》7月5日社論,原題:讓更多中國游客來吧 沒有人不歡迎亞洲各國關系向前發展,但增進國家間相互理解的道路并非一直朝前,實際上充滿曲折。上周日本政府開始向中國個人發放旅游簽證就是一例。這聽起來是亞洲兩強關系改善的一個有力信號。
到目前為止,中國游客赴日只能通過導游帶隊的旅游團體。然而,細察新簽證具體細則,可以發現,金錢比跨文化交流更是問題。很顯然,中國個人游客只有滿足一定條件要求,才能獲取赴日旅游簽證。中國內地和香港媒體最初的報道表明,“一定條件”指的是年收入350萬日元(約合25萬元人民幣)。這個數目不小,因為在中國,城市工薪階層平均年收入在35萬日元(約合2.5萬人民幣)到42萬日元(約合3萬人民幣)之間。也就是說,只有富人才能申請。
到2010年,赴日中國游客總數預計會增長約25萬,達到125萬。鑒于此,中日關系還是取得一些緩和。這些游客會帶來約400億日元的收入。然而,富人消費的地方多在高級酒店、高級飯店和專賣店。這類消費雖然無疑會受到歡迎,但對奮力掙扎的日本旅游業來說,只會使小部分部門受益。
為富人和非富人創建一個兩層體制不一定會大幅提高國家之間的關系。就在10年前,日本是那些尋求更多收入的中國人的主要工作目的地。如今,隨著經濟狀況改善,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可能來日本消費。
中日地理位置如此靠近,而其他方面如此遙遠,在增進兩國關系方面,旅游業所帶來的好處至少與經濟和貿易交往同等重要。增進中日相互理解應該是簽證規定和旅游發展的目的,而不應該僅僅便于富者過境。▲(向陽譯)
環球時報200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