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業務運營的環境下,三網融合已不再僅僅是個概念的綱要,或者是政府鼓勵的趨勢,而是在市場競爭的浪潮以及用戶需求的提升中到了逐步落實的階段。不容置疑地說,IPTV是三網融合取得進展的最佳突破口。IPTV在很多地區的成功案例都說明。未來在“兩網融合”的平臺上搭建通信網的接入,將會成為政府促進融合的重要開端。電信將IPTV作為基于傳統業務上的重要的新業務增長點,雖然在以往的部署中面臨一定困境,然而在經驗的不斷積累和政策的不斷演進過程中,IPTV的大發展已經具備了條件。
定位已明確
IPTV發展的最大障礙來源于廣電部門。適逢廣電系統面臨有線電視整體數字化平移,IPTV以其互動性和個性化的最大優勢,將會對有線網絡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中國電信在廣電牌照的門檻前往往動不了局。但從上海一帶的運營經驗上看,IPTV的定位已漸漸明晰,并在新產業轉型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區別于傳統電視,向小眾化和個性化轉變。鎖定高端人群是思路的核心部分,以時移、點播、資訊等為最主要特色的IPTV,并不能依靠傳統的直播節目來取得業務上的進展,事實上,整個廣電產業300億的收視費用并不是電信眼中的“大蛋糕”,增值業務以及廣告收入才是其想要獲得的大的盈利點。因此,為內容的深加工和產品化做好服務,放眼高端用戶群的基礎上拓展業務,再將內容進行捆綁整合,以市場化運營的手段去推進,這才是區別于傳統電視,規避同類競爭的關鍵所在。
政策有利好
雖然三網融合的口號提出已久,但中央推進融合的決心卻始終沒有變。尤其在近半年期間,更是先后出臺相關政策來進行鼓勵。今年2月,為拉動我國內需經濟,國務院發布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在《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中明確了視聽產業要整體化升級,落實數字電視產業政策,推進三網融合。近日,發改委《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思路則顯得更加的明確:“落實國家相關規定,實現廣電和電信企業的雙向進入,推動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雙向進入”意味著三網融合的演進過程將得到催化,廣電部門在合作與競爭的要求下不僅會調整自身發展的步伐。同時也將放松原有對IPTV的抵制政策,并在某種程度上加以支持與協作。
經驗已成熟
相比較2004年IPTV剛剛提出的時候,電信部門目前已擺脫了發展的迷茫期。IPTV的產業輪廓也在多年運營的經驗下漸漸明晰。我們看到不同地區根據當地不同的條件嘗試不同的模式,為未來靈活多變的運營方法做了很多的積累。如上海地區以廣電通信雙方合作為最大優勢,以百視通為內容集成的大本營,成為最能體現整體合作和項目運營的典范。天津薊縣則以地方政府為最大支持,以服務信息產業化為出發點,成為以廣電部門為主導的三網融合的代表。河南以農村遠程教育為總體方案。以向政府或企業提供服務為差異化發展點,指出了IPTV業務發展的一條新道路。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央的通力支持下,在與傳統電視競爭不同級的定位下,在以往運營經驗的基礎上,IPTV的大發展已有曙光。IPTV將會促進三網融合達到實質性的進展,全業務競爭時代的到來已不再是夢想。(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