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林
摘要:本篇文章介紹了IP地址的種類,以及子網的劃分特點,同時介紹了一道經典子網劃分的考題,對大家在面對思科考試以及日常工作中都有實際參考價值。
關鍵詞:子網劃分;IP
1IP地址
在Internet上有千百萬臺主機,為了區分這些主機。方便這些主機之間共享資源,相互訪問,我們分配給每臺主機使用一個專門的地址,簡稱為IP地址。通過訪問不同的IP地址就可以實現訪問到聯上Internet上的不同主機。IP地址的基本結構由4部分數字組成,每一部分數字對應于一個8位二進制數字,四個二進制部分之間用小數點分開。如某一臺主機的1P地址為:202 101.200.100,Internet IP地址由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這個機構統一負責全球地址的規劃、管理。同時由Inter NIc、APNIC、RIPE等網絡信息中心具體負責美國及全球其他地區的IP地址分配。APNIC負責亞太地區,我國申請IP地址要通過APNIC,申請時要考慮申請哪一類的IP地址,然后向國內的代理機構提出。
(1)IP地址根據網絡號和主機號的數量而分為A、B、C三類:
A類IP地址:用7位(bjc)來標識網絡號,24位標識主機號,最前面一位為“0”,即A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126之間。A類地址通常為大型網絡而提供,全世界總共只有126個可能的A類網絡,每個A類網絡最多可以連接16777214臺主機。
B類IP地址:用14位來標識網絡號,16位標識主機號,前面兩位是“10”。B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28~191之間,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網絡號。B類地址適用于中等規模的網絡,全世界大約有16000個B類網絡,每個B類網絡最多可以連接65534臺主機。
C類IP地址:用21位來標識網絡號,8位標識主機號,前面三位是“110”。C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于192N223之間,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網絡號。最后一段標識網絡上的主機號。C類地址適用于校園網等小型網絡,每個c類網絡最多可以有254臺主機。
(2)固定IP:固定1P地址是長期固定分配給一臺計算機使用的IP地址,一般是特殊的服務器才擁有固定IP地址。
(3)動態IP:目前因為IPv4地址資源非常短缺,通過電話撥號上網或普通寬帶上網用戶一般不具備固定IP地址,而是由ISP服務商動態分配給用戶使用暫時的一個IP地址。普通人一般并不需要去了解動態IP地址,這些都是計算機系統自動完成的。
(4)公有地址(Pu DI_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Information Center因特網信息中心)負責。這些IP地址分配給注冊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訪問因特網。
(5)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屬于非注冊地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內部使用。在IP地址3種主要類型中,各自保留了3個地址段作為私有地址,以下列出留用的內部私有地址:
A類10.0.0.0~10.255.255.255
B類172.16.0.0~172.31.255.255
C類192.168.0.0-192.168.255.255
2子網劃分
(1)子網劃分(subnetting)的優點:
·減少網絡流量
·提高網絡性能
·簡化管理
·易于擴大地理范圍
(2)通過IP地址和子網掩碼的與運算,我們可以方便地算出:
·網絡地址
·廣播地址
·地址范圍
·本網的主機數目
3實例解析
例:IP地址為128 36199.3,子網掩碼是255.255.240.0。算出網絡地址、廣播地址、地址范圍、主機數。
解答:
(1)將IP地址和子網掩碼換算為二進制,子網掩碼連續全1的是網絡地址,后面的是主機地址,虛線前為網絡地址,虛線后為主機地址。
(4)地址范圍就是含在本網段內的所有主機。
網絡地址+1即為第一個主機地址,廣播地址-1即為最后一個主機地址,由此可以看出:
地址范圍是:網絡地址+1-廣播地址-1
本例的網絡范圍是:128.36.192.1~128.36.207.254
(5)主機的數量
主機的數量=2二進制位數的主機-2
主機的數量=212-2=4094
減2是因為主機不包括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