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娟 鐘瑞花 繆 玉
金融風暴,全球資產縮水,美國無疑成了這次風暴的災害中心。而受次貸危機的影響,原先高不可攀的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下滑。與此同時,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卻仍然居高不下,這讓不少人似乎看到了投資機會的降臨。
于是,一種聲音在國內漸漸響起,那就是去美國樓市“抄底”。
2009年2月,由國內某著名房地產網站組織的第一批赴美購房團20余人整裝出發,將人們的種種預想與猜測變成了現實。除了引起全球媒體的空前關注,一位負責接待的美方官員甚至專門佩戴了印有竹葉和熊貓的領帶,以表示對此次購房行動的歡迎與重視。但11天后,空手而歸的購房團卻帶回了“旅游團”、“做秀”、“真財主還是冤大頭”等此起彼伏的質疑聲。
時隔不足兩個月,4月13日,由美中貿易發展協會舉辦的美國房展會在北京飯店舉行。從低到5折的別墅到1美元房屋,從僅10萬美元的“法拍房”到6美元的空地,誘人的低價令人跌破眼球。據媒體報道,5天的展會共吸引了7000余人觀展,達成購房意向500余套。而鑒于這次展會“出乎意料”的成功,第二屆、第三屆房展會已開始醞釀,由此次意向購房者組織的購房團也將在5月底整裝待發。“去美國買房”似乎正在從過去的鏡花水月一步步變成現實。
事實究竟如何?美國現在的房價是否真的那么誘人?“抄底”美國樓市的最佳時機是否真的到了?花園洋房背后有哪些我們預想不芻的風險?跨國買房距離老百姓的生活有多遠?本期話題,我們請來了此次購房團團員殷國華律師、美中房地產專家陳航先生以及美中貿易發展協會新聞部主任安小磊來對上述問題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