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讓孩子“學畫畫”?
當我把這個問題拋向家長的時候,給我的回答有這些:希望他學一種本領;希望他可以更安靜些;希望她有藝術修養;因為他喜歡??是的,當我們選擇送孩子去學習繪畫的時候,你真的明白視覺藝術對于孩子的人生意味著什么嗎?這個問題是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我做了10年的大學教師,接觸了第一線的受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我很清楚他們的薄弱環節在哪里;我用了16年的時間不間斷地從事兒童藝術教育的探索和實踐,我很清楚藝術教育真的要從孩子做起,從根本上改變他們對于視覺藝術的理念,改變藝術的傳統教育模式,改變對各種藝術方法、語言、過程的體驗和實踐。我深刻地意識到視覺藝術教育真的不能僅僅是畫畫!在中西教育方法結合的教育實踐中,我慢慢發現藝術教育無論是材料、方法還是教育過程、教學理念,都有很多新的可能性。
可能這真的需要一個過程來達到真正的認識。我們首先要認識的是:藝術是什么?
藝術是表達,表達美、感動、理念和智慧,是一個人的內心對自己所在的生活的呼應。對孩子來說,藝術就應該是幫他開始建立一種途徑去感知生活、觀察生活、贊美生活、創造生活!而技藝只是為思想與情感服務的。
通過怎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藝術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呢?
孩子眼光和頭腦的訓練是
第一位的
將來的人才一定是有很高的品鑒眼光、強大的創造力、無限開闊的思維的人。國外的教育專家都非常重視藝術教育,認為孩子的綜合智能有70%左右是靠視覺藝術激發的。5歲是創造力最大的時候,越早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越好!
孩子從進教室的那刻起,她選擇什么樣的紙和工具,如何觀察,用什么樣的畫材,怎樣構思、創意、布局,如何經營畫面,最后收拾全局都是整個藝術活動中他必須經歷的。所以看似簡單的畫畫課其實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的觀察能力、感知能力、選擇能力、表達能力、記錄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決策能力、品鑒能力、全局控制力。

即使是孩子,讓他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大師作品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僅是為了認知,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探討研究大師的作品里的智慧和深意,讓孩子可以真正深入大師的精髓,學會去深入地思考。
另外,把大學或國際藝術學院的課程改編成適合孩子的藝術課,也是提高眼光、開闊心胸以及激發無限創造力的好方法。平時可以注意不同的領域和文化兼容并蓄,讓藝術延伸到孩子生活的各個層面里去。
這樣,孩子在藝術中學到的智慧才能融匯貫通到整個人的綜合素質中。所有學畫的孩子不一定都要成為藝術家,但是他們從藝術的視角和過程中滋潤和激發出來的能量是融在他的整個人生里的。也就是說,最終是成就他這個人!而他是什么樣的人,就會說什么樣的話,感知什么樣的世界,表達什么樣的作品,成就什么樣的人生。
其實畫畫的技術也是不能不要的,但我們必須明白所有的技術最終是為了我們的思想、情感的表達來進行的。繪畫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