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虹
摘 要: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文章論述了盡快落實近期國家推出的向中小企業傾斜的金融新政策的重大意義,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使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金融新政策 中小企業 融資 解困
中圖分類號:F8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6-175-01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中小企業已占我國整個經濟總量的一半,占每年新增就業的85%和存量就業的75%。雖然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其融資環境一直艱難,究其根源,筆者認為主要是中小企業與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產業政策、融資政策歧視所造成的。
2008年以來,全球化金融危機,使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面臨惡化,資金缺位限制了企業的發展。面臨這種狀況,近期政府開始有步驟地出臺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信貸、稅收新政,加大貸款支持力度,進一步改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同時也加快了創業板市場推出的步伐。事實上,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政府扶持已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的共識。近期我國推出的向中小企業傾斜的金融新政策,旨在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獲得更快發展。下面筆者就我國金融新政策為中小企業解困淺談如下:
一、融資“青睞”優質中小企業
央行對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原有信貸規模基礎上調增5%,對地方性商業銀行調增10%;放寬中小企業貸款額度,對個人小額擔保貸款的最高額度從2萬元提高到5萬元;對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小額擔保貸款的最高額度從100萬元提高到200萬元。這一新政策的出臺,讓那些有市場、有技術、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受益非淺,如深圳環球爐業生產的電磁廚房設備節能50%,產品也非常環保,不但在國內市場銷售非常好,而且還暢銷德國等歐洲市場,就靠這些,企業融資已不再是問題。對于優質中小企業來說,融資就如同一場“及時雨”,使正苦于資金饑渴的企業得到了“澆灌”。
隨著國家對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松動,不少商業銀行也逐漸意識到,中小企業業務對優化銀行客戶結構,提升贏利水平、控制貸款集中度風險起到積極作用,從而將中小企業貸款作為戰略重點和未來利潤增長點,積極培育和大力發展。對于增加的信貸額度,銀行自然會首先選擇優質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予以重點支持,畢竟銀行是需要利潤的,而那些缺乏成長性及環保不達標的中小企業,自然被排除在融資門檻之外。通過這種“區別對待”的信貸分配,不僅可以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還可以通過鼓勵、支持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增長。
二、加快推出創業板市場,建立和完善信貸考核與上市育成機制
2008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增長趨緩、人民幣升值、生產要素成本上漲等宏觀因素和中小企業自身發展方式粗放等影響,中小企業發展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和問題,主要是一些企業效益下滑,虧損增加,出口增速明顯回落,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出口型中小企業困難更為突出,部分行業和企業出現了減產、停產或倒閉現象。為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資本市場研究會主席劉鴻儒在第五屆高交會“創業投資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論壇上表示,要分步推出創業板市場,積極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在前幾年由于中小企業融資難,大批含金量很高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爭相到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謀求海外上市。如果中國沒有創新型的資本市場,今后會有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跑到國外上市。2008年9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歐新黔在第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表示,國家將采取六大措施,力求為中小企業“排憂解難”。這六項措施中包括,拓寬融資渠道,即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支持力度;完善對小企業信貸考核機制;積極建立小企業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機制;擴大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研究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補償機制;加快推出創業板市場,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上市育成機制;推進區域性知識產權交易市場試點。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支持體系已初步形成,創業板正在積極籌備當中。如何分步實施創業板和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首先要設立中小企業板塊,其次要盡快推出創業板,再認真辦好三板市場。同時,積極發展產權交易市場,還要利用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還應完善中國創業企業外部環境,如加強創業板監管與嚴格控制風險,相關的板塊要獨立,加強信息披露等。
三、加大對“三農”、小企業,災后重建的信貸支持
據銀監會統計,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貸款額度超過2.2萬億元,其中只有約3000億元貸款落實到中小企業,占全部商業貸款的15%,比2007年同期減少300億元,中小企業融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2008年9月初,銀監會下發《關于認真落實“有保有壓”政策,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采取具體措施,解決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同時,央行下發《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三農”、小企業、災后重建的信貸支持》的通知,給從緊信貸政策進一步減壓。2008年9月15日央行宣布,將下調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和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實施要將著重點放在盡快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上,將眼光首先放在盤活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存量信貸資金上。因此,現在操作上最可行的措施,是進一步擴大商業銀行貸款規模,并嚴格督促、監控新增信貸規模落實到中小企業融資中去。此外,從支持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應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按照信貸總規模的一定比例,形成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體系,盡快摸索出一條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長效融資機制。
總之,我們不難看出,資金鏈已經繃緊到極限的中小企業看到了曙光。
參考文獻:
1.朱虹.對中小企業信貸融資若干問題的再思考.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6)
2.徐國濤.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財會研究,2007
3.中小企業促進法.2003.
4.關于認真落實“有保有壓”政策,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銀監會[2008]62號
5.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三農”、小企業、災后重建的信貸支持.中國人民銀行文告,2008.9
(作者單位:山西省移民辦公室 山西太原 030006)
(責編:鄭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