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靈
主題一:探究經濟發展模式
情境:播放巨化集團公司生產情況的視頻。
任務:巨化集團公司是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所綜合性化工基地。化工產業歷來是污染大戶,探究巨化經濟發展模式,你的小組需要討論下列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將有助于任務的完成。
a.什么是清潔生產?
b.巨化集團公司以前和現在生產情況有什么不同?巨化集團公司現在走的是什么模式的發展之路?
c.談談資料中清潔生產的成功例子對你的啟發,你認為巨化集團公司生產可以進行怎樣的改進?
d.談談你收集的當地工廠的生產情況及將來的發展模式。
資源:教師準備的學習資料包
材料1:“巨化的清潔生產”——由于種種原因,主要是工藝比較落后、設備較陳舊、技術老化,致使物料、能源的消耗量較大,污染物的產生量也較多,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制約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實施清潔生產就成了巨化集團公司的首選。實施清潔生產情況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作為持續地將污染預防用于生產全過程的戰略,強調從源頭抓起,著眼于生產全過程的控制,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和原材料的轉化率,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浪費,保障資源的永續利用;盡可能地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節選)
材料2:“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丹麥的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是面向共生企業的循環經濟模式,是目前國際上工業生態系統運行最為典型的代表。該園區以發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制板廠為核心,通過貿易的方式把其它企業的廢棄物或副產品作為本企業的生產原料,建立工業橫生和代謝生態鏈關系,最終實現園區污染的“零排放”……(節選)
學生收集的相關資料(略)
師生互動:①學生在討論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教師加入小組的討論;②教師觀察各小組討論的情況,伺機進入討論;③教師總結時與學生有意義磋商,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收集當地案例激發學生關心身邊家鄉經濟發展狀況,從身邊的環境保護做起,對工廠發展模式提出建議,初步鍛煉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主題二:探究人口與資源
情境:漫畫“不堪重負的母親”。
任務:①討論有哪些措施可以控制人口;②能用自己的話組織分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
教師指導:保護資源的措施可以從產生資源短缺的原因去思考。以森林資源永續利用措施為例共同探討:自然原因有天然火災、蟲害、氣候異常等,人為原因有過度開墾耕地、樵采、伐木、人為火災等。接下來只要相對應采取措施就可以了:防火災、蟲災,適度伐木,采育結合,退耕還林,解決人們的生活用能源等。其次是開發新的來源和促進資源更新,可以利用科技進步尋找代替品、促進林木更新等。
學生活動:展示自己收集的當地資源利用情況的資料,分土地資源組、水資源組、森林資源組、海洋資源組四組討論應對的措施,并把討論結果寫在紙上,每組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演。
設計意圖:教師的指導起示范作用,讓學生聯系當地典型資源利用情況討論,深化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主題三:探究如何協調人地關系
資源:①校園里同學們消費習慣的視頻;②文本資料——“構建健康文明消費”:非科學的消費理念主要指消費主義所倡導的不合實際的消費觀和傳統的消費陋習。社會學意義上的消費主義指的是這樣一種生活方式……
學生活動:說一說如何養成健康文明消費的良好行為習慣與意識。
師生互動:把討論后現在能做的方面記下來,制定出每日環保行動表,用來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以后定期互相監督、匯報。
設計意圖及依據:通過反思與討論,把前面所學的知識和觀念進行總結運用,內化為責任和認識,用來指導自己的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讓師生們相互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