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在新課程中,特別強調學生探究。什么叫探究性學習?簡而言之,探究性學習是與接受式學習相對的,它是一種在好奇心驅使下、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活”和“動”兩個字?!盎睢币环矫姹憩F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習活動的生成性。教室里實際所發生的一切不可能都由教師所預設,學生的思維常常迸發出令教師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動”表現為學生真正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新教材與舊教材無論從內容精練程度、插圖設計方式、活動安排順序及活動方式都體現出對學生能力培養、學法引導、探究精神的重視和推崇。要在地理教學中激發學生探究學習,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精心設計探究性教案,喚起探究熱情
探究性教學實際上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新課程所提倡的科學探究性學習承載著科學知識的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習慣的培養等多重任務。正是這樣的任務決定了“探究性教學實際上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如對世界氣候教學,筆者這樣進行設計。
研究主題:世界氣候。
研究目標:找到世界氣候的分布規律,揭示其規律形成的原因;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揭示有關氣候問題。
研究方式:獨立研究或小組研究。
制定研究方案并交流:基本上形成熟悉世界氣候的分布—探究氣候的分布規律—嘗試解釋規律的成因—用自己的成果揭示世界氣候的成因特點及分布規律的研究思路。
在交流“世界氣候分布規律”時,學生感到很難概括出具有普遍意義的一般規律,因為一條規律總結出來后,馬上有同學找到不符合的反例。如有學生剛剛總結出“赤道附近為熱帶雨林氣候”,馬上有學生說“東非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學生陷入困境,期盼老師的解釋。此時,筆者告訴大家,地理科學家在開始研究大氣分布規律時,同樣被這個問題困惑,但科學家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建立地理模型,就是只研究影響大氣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把其它因素暫時剔除,這是最常用的地理研究方法,也可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復雜的地理問題。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假如不考慮地形起伏、海陸分布,剛才總結的規律不就對了嗎?接下來學生在假設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前提下,基本上總結出氣候分布的一般規律。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釋有關氣候問題時,學生很有成就感,因為大家都能比較順利地解決世界上一些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成因。但是,學生有意回避副熱帶大陸東岸的氣候類型。這時,筆者在黑板上把副熱帶大陸圈起來,并向學生質疑。經過討論,對于副熱帶大陸西岸的氣候類型、成因及特點能夠正確判斷和解釋,但對副熱帶大陸東岸只能作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斷,至于為什么不同,還不能正確分析。這時,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忘記剛才的假設——地理模型,而現在要解決的是實際地球表面的問題,怎么辦?根據先前研究的經驗,逐步有學生想把先前的假設還原成實際的大陸,即把先前做的假設推翻,考慮地球實際表面的地形起伏、海陸分布的因素。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所以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并不成帶狀分布,而被分割成塊狀從而形成一個個的高低壓中心。接下來很順利地進入季風環流的學習和研究。
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研究進行梳理、概括,并要求學生把自己研究的過程整理出來,同時注意以今天的分析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和研究打基礎。
二、選擇引入生活中地理現象,激發探究熱情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標準賦予地理教學的基本理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智力情況、心理特點,貼近生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從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體會地理的價值之所在。
在地理教學中必須體現其生活性,盡量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地理事象,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地理,從“書中學”到“做中學”,注意拓寬通往生活的路徑,搭建經驗共享的平臺,從中體會學習地理的樂趣。特別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以及一些社會上關注的大事、世界上的熱點問題等。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社會現象,做到活學活用。在生活中,從地理的角度來理解和分析問題,體驗其中的快樂。如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這是什么現象,這一現象又有怎樣的規律,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從而對拉尼娜現象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講述大氣環境后,補充講述二戰時期日本軍隊利用中緯西風的高空西風帶將炸彈系于氣球上,飄至美國本土進行轟炸的故事。
三、積極創設民主和諧課堂氣氛,促進探究熱情
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姿態,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保護學生求知發問的勇氣和興趣,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協同完成教學任務。要營造這樣的氛圍,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注發現他們的亮點,多鼓勵少指責,不歧視差生,要體現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鼓勵學生自由思考,努力培養學生質疑提問和批評爭論的習慣,摒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鼓勵個性和獨特,與多元思維并存,寬容探索中的錯誤。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心理特征出發,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究,教師只是適時、適當地給予點撥,解決學生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總之,要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學地理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技能,這是新課程的宗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