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普
好讀——教研之基礎
讀書,令人充實,啟迪思維,給人智慧。
回想初出茅廬,更感到讀書的重要性。雖然經過高等院校的強化學習,但奠定下的基礎畢竟還比較薄弱,缺少一定的感性認識。在后來的教學實踐中,還應溫習過去所學的知識,特別是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法。只有將讀書和自己的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加強學習,才能扮演好教師的角色。
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投資的增加,學校圖書建設已初具規模。圖書室是教師進出頻率較高的場所,是教師課余學習最經濟、最快捷、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層次高、專業性強的報刊雜志,還有對中學教學有直接指導作用的綜合性報刊雜志。教師從中可以獲得第一手材料,并使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和質量。
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展,終生學習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校本培訓是教師參與學習的一種新形式,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通過培訓及教材的學習,可以獲得新知識,拓寬視野。
網絡技術已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教育部門也不例外。目前,遠程教育的實施,因特網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平臺,也是教師自主學習與交流的重要場所。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廣泛性、新穎性,使人感到海闊天空、受益匪淺。
讀書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終身學習是我不變的宗旨。好讀已成為我學習的習慣,我從中獲得了快樂,獲得了營養,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充實了自己,也為以后的教研工作奠定了堅實而牢固的基礎。
勤思——教研之動力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正體現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問題的發現,既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由此可見,勤思能點燃思維火花、迸出靈感、散發智慧,是教研工作動力的源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學生興趣很重要。有了興趣,學生就會勤于思考,自覺地去學習、去鉆研,就會勇敢地去面對困難,想方設法克服一切阻力?;诖耍萄泄ぷ骶鸵旁趯W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上,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發現問題,然后分析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而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教師是“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敖探滩摹保且越滩臑楸?,強調課本知識的傳授與識記,重在知識的積累?!坝媒滩慕獭?,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以課本為載體,力求體現新課程標準,重在學習方式的轉變。
每一門課程都有自己要呈現的具體內容以及培養的能力,教師教研要抓住學科能力的培養,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地理學是一門邊緣科學,反映地理學基本內容的地理學科也必然是一門邊緣學科。學生具備了地理各項能力,地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寫好教案是上好課的前提,特別是新課程的實施,教師教研更需要關注教學設計。在新課程教學設計中,要體現三維目標,自始至終要貫徹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為本,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及時做好學生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有收獲、有進步、有發展潛力,充滿無限希望。
教學是一項復雜性的綜合性勞動,教學前要思考,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教學后要進行反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補缺補差。勤思出智慧,勤思出成果,勤思也必然推動教研工作的開展。
善研——教研之策略
教育離不開科研,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其中關鍵在于教研。教師的成長,就是從當初的執行者、模仿者到改革者、再到創新者的發展過程,而教研伴隨著始終。沒有教研,學校就缺乏動力、缺乏活力、缺乏生機。如何進行教研,教研什么?這關系到教師專業成長,也關系到教師理念的轉變。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有條不紊地全面推進,新課程一步步走進了學校、走進了課堂。新課程是未來人才培養的“施工藍圖”,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理應得到教師的關注和研究。譬如,新課程的理念、標準和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比較研究,新教材是怎樣體現和落實新課程標準等。
教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上好一堂課,必須理解新課程標準,研讀新教材,精心做好教案設計,并預設問題情境,探究問題解決途徑。課前導入,形式多樣,靈活自如;新課教學,內容銜接自然,過渡順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惑疑點;課后,及時鞏固和總結,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教學是一門藝術,給人的是一種境界、一種享受。
學生是素質教育的對象,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中應發揮學生“主人翁”的作用,自始至終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運用新課程理念,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學生成績的好壞,往往要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行為、學習心理等,都值得教師去深入研究。
考試是平時教學或高考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一種有效方式??荚嚺c教學密不可分,起到相互促進作用??荚嚸}應體現新課程理念,注重科學性、選擇性和時代性??荚嚸}是教師平時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師應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試題編制的常見方法有資料法、圖文互換和圖圖互換法、截?。ň植浚┑貓D法、成題改編法等。
我的教學歷程,貫穿的是一部教研的歷程。從自身實際出發,從不貪大棄小、舍近求遠,而是做有心之人,積極參與校本教育研究,這是實施科研興校戰略的需要,既提升了學校品質形象,又促進了自己專業的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