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盛
仍在肆虐的國際金融危機,把世界經濟拖入低谷。而美國開動印鈔機救市,透支世界信用,轉嫁金融危機,更使他國損失慘重。如此形勢之下,世界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黃金上來。增加黃金儲備成為外匯儲備大國的一個重要訴求。然而,在被精明絕頂的美國人玩弄一次之后,這一次世界對黃金儲備的普遍訴求會不會導致一些國家踏入另一個陷阱?
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大抵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后奠定的。美國在二戰之后的黃金儲備達8000多噸,占當時全球黃金儲備的75%以上,占其外匯儲備的近80%。這一黃金儲備量,至今也未見削減。當美國完成黃金儲備的戰略布局之后,便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政府的代表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國承擔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由此,金本位制解體,黃金被囚禁,紙幣美元登上國際貨幣舞臺,充當黃金的角色。
然而,如此有節制地攫取利益并不能使美國滿足。1971年,美國宣布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不與黃金掛鉤,美國發行紙幣就沒有約束了。這招令世界陷入被動,卻又無可奈何。因為你一沒有絕對黃金儲備,二沒有美元在這幾十年間建立起來的作為世界貨幣的信譽。
由此,世界經濟進入“剪羊毛時代”。美國發行多少紙鈔,完全從其自身利益出發,完全憑其良心道義。他消費全世界的資源,全世界換來的美元再買他的國債。而當他的債務過多時,便讓美元不斷貶值來償還債務。羊毛就這樣一遍遍地剪掉,在美國認為時機合適的時候。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美國讓美元貶值,即是這個道理。
盡管美國儲備了大量黃金,但還不足以絕對掌控世界黃金。由此,美國人玩了一個高明的辦法,就是代為世界各國和組織保管黃金。有媒體報道稱,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和國際組織的黃金存放在紐約金庫。這就是說,雖然各國擁有黃金儲備,但這些黃金并不由各國自己保存,而是由美國代為保管。如此一來,各國黃金儲備的一舉一動都在美國的監控之下。
黃金作為戰略資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那么,我們是否現在就可以大量增加黃金儲備了呢?透過黃金價格巨幅漲跌歷史,人們看到其背后都有一只手在操縱。從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時,黃金價格從當時的每盎司35美元,一直上漲到1980年的852美元。其中的重要原因即是美元貶值。那個時候,誰有巨額債務,就可通過拋售黃金來大幅償還。而越是擔心美元貶值,就越會儲備黃金,一些國家的外匯儲備就這樣縮水。接下來,則是有關黃金無用的論調適時出現。一番輿論作足之后,1990年底,黃金的價格跌至每盎司270美元。
如今,黃金價格已超過歷史最高位,達到每盎司938美元左右。在這樣的高點上儲備黃金,不僅意味著外匯儲備的巨幅縮水,更意味著極大拉高黃金價格,讓人從中大有斬獲。這樣的高點,或許正是炒家出貨的時機,或許還只是炒勢剛起之時。未來黃金是漲是跌?誰也說不清。一邊是黃金作為戰略資源的重要性,一邊是美元貶值壓力,還有國際炒家在操縱黃金。在這樣的嚴峻局勢之下,黃金儲備是增還是不增?不增,外匯資產縮水,同時降低防范金融風險能力;增,極有可能被炒家算計,涮了一道之后黃金再入漫長低迷,可能使外匯資產更為縮水。
如果我們把黃金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看,那么就應當堅定地持有,即使是在歷史高位。這或許是成長中必須付出的代價。但有一點必須清醒,持有之后,就應當持之以恒。因為,這種堅定地儲備黃金,不僅不會再次被剪羊毛,還會增強一國貨幣的信心,使其有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可能。
同時,只有當黃金儲備到足夠量之后,主導國際金融游戲規則體系才有可能。中國央行6月26日公布2009年度《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再次呼吁創建一種新的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并呼吁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集中管理成員國的部分儲備。這的確是一種理想狀態的國際貨幣體系。要達到這種理想狀態,擁有超量黃金的話語權才足夠大?!ㄗ髡呤敲襟w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