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軍輝
中梨1號,又稱綠寶石,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新世紀”為母本,“早酥”為父本通過種間雜交而成的早熟品種。我縣于2002年從山東省引進,在干旱沙區進行栽培,栽培面積21.4公頃。經7年試種觀察,該品種在河西走廊干旱沙區表現生長勢強,結果早,豐產性好,成熟早,果型美觀,品質優良等特征,5年生樹平均667平方米產1783千克,果品銷售價格好,發展前景廣闊,適宜在甘肅河西地區川區進行推廣發展。
1引種園概況
引種園位于甘肅省高臺縣駱駝城農業開發區,海拔1350米,年平均氣溫7.6℃,≥10℃以上的有效積溫2900-3500℃,年日照時數3118小時,無霜期150天,年降雨量105毫米,年蒸發量2000毫米,干燥度5.5,屬典型的干旱大陸性氣候。土質為沙壤土。pH值7.5-8,灌溉條件便利。
2引種表現
2.1植物學特征
樹冠圓頭形,幼樹樹姿直立,成齡樹開張;樹干淺灰色,多年生枝黃綠色,一年生枝黃褐色,梢無茸毛;葉片長卵圓形,深綠色,葉長13厘米,寬8.2厘米,葉尖漸尖,葉基圓形,葉緣具刺芒狀,葉邊齒為銳單鋸齒;葉芽中等大,三角形;花芽肥大,心臟形,花冠白色。
2.2物候期
在甘肅河西地區花芽萌動為4月3日,初花期為4月25日,盛花期5月2日,謝花期為5月8日,花期7-8天。新梢5月中旬開始生長,7月下旬停長,落葉期為10月上旬,果實8月上、中旬成熟,果實生育期105天。
2.3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較壯,生長旺盛,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并有腋花芽結果,定植第3年結果,豐產性能好。
2.4果實性狀
果實近圓形,個大,平均單果質量357克,最大460克。果面光滑,有光澤,果點中大,果皮翠綠色;梗洼,萼洼中深,萼片脫落;果皮薄,果肉潔白,果心中等,果肉乳白色,肉質細膩、松脆,石細胞及殘渣少,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14.1%;品質上等,有香昧。自然條件下可貯藏25天,冷藏條件下可貯至翌年2月。
2.5適應性與抗性
該品種在干旱沙區表現生長勢強。結果早,豐產性好,適應性強,抗寒性強,對輪紋病、黑星病有較強的抗性。
3栽培技術要點
3.1定植
一般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灌水便利的沙壤土建園。在甘肅河西干旱沙區宜采用杜梨做砧木,栽植株行距3米x4米。栽植前挖長、寬、深1米×1米×1米的大坑。每穴施優質有機肥50-100千克。磷肥0.5-1.0千克,鉀肥0.5-1.0千克。栽植時間為4月上中旬,栽植時應配置早酥、豐水、黃金梨、二十世紀等授粉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配置比例4:1。
3.2土肥水管理
栽植后,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提高土壤通透性。基肥在每年秋季進行,幼樹株施有機肥30千克和磷酸二氨0.2千克,初果期株施有機肥60千克和磷酸二氨0.3千克,盛果期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3000-4000千克,磷酸二氨20千克。追肥在萌芽期、坐果期和果實膨大期進行,一般追施3-4次,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施肥后及時灌水。每年灌水5-6次。重點保證花前水、花后水和封凍水。
3.3整形修剪
采用小冠疏散分層形。定植當年,在主干60-80厘米的飽滿芽處短截,選3個枝培養為主枝,其余枝拉平。冬剪時,第1年要輕,盡量多留枝,以后隨著樹冠的擴大,在2-4年內陸續清理多余枝條,其余枝緩放。夏季采用拉枝、別枝等方法調整枝條角度。剛進入大量結果期的樹,以疏枝清膛為主,不宜回縮過急過重,避免返旺,影響花芽形成。
3.4花果管理
3.4.1人工授粉采集授粉品種的花粉,在盛花初期對邊花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3.4.2疏花疏果中梨1號坐果率高。要嚴格進行疏花疏果。疏果在花朵受精后15-20天進行,每20-25厘米留1個花序。疏果在花后15-20天進行,果間距為25厘米,葉果比為30:1。首先疏除病蟲危害果、受精不良和形狀不正的果。每花序留1-2個果,粗壯果枝可多留果,細弱果枝少留果。
3.4.3嚴格控制結果量中梨1號結果早,坐果率高,要注意合理負載,嚴格控制結果量,盛果期每667平方米產量應嚴格控制在2000千克以內,否則樹勢易衰弱,導致果實品質下降。
3.4.4果實套袋我縣套袋時間為6月10日左右,套袋前需噴1次殺菌劑和殺蟲劑,噴藥后待藥液干燥后立即套袋,最好當天噴藥當天套袋完畢。
4病蟲害防治
冬季清潔果園。樹干刷白,摘除帶蟲卵的樹葉燒毀。發芽前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卵和病菌。發芽前后注意防治金龜子,方法是在成蟲盛發期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捉,日出前或日落后,施放殺蟲煙劑熏殺,每667平方米用藥1千克或噴打40%樂果乳油、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殺滅成蟲。生長季節重點防治梨小食心蟲,在二、三代幼蟲發生高峰期的6-8月噴打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80%敵百蟲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30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