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興
荔枝是一種特有的珍稀佳果,有果“皇后”之稱。營養價值高,品質優,堪譽“中華之珍品”。荔枝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丘陵地的紅壤土、沙質土、石礫土和平地的黏壤土、沖積土都適其生長。平地的黏壤土、沙壤土和沖積土含有機質多,保水保肥能力強,能使荔枝生長旺盛,但由于水位高,荔枝根系分布淺生長受限制,導致壽命較短,果品質也不及丘陵的好。本縣是荔枝最佳栽植地區之一。尤其是岵山烏葉荔枝以焦核高、口感清脆。酸甜適中而聞名海內外。更是荔枝中的極品。本縣屬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季風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熱量豐富,冬季少霜,適合發展荔枝,荔枝有菌根,應選酸土壤種植。我縣現有荔枝種植面積2000公頃,總產量約30000噸。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上升。岵山烏葉荔枝7月中旬至下旬成熟,焦核率在90%以上,單果質量23.5-31.3克,果形整齊美觀,果短心形、皮薄,色鮮紅,果肉厚而脆,白蠟色,多汁、甘甜略帶酸味,品質上乘聞名海內外,產品遠銷香港、東南亞,供不應求。
1幼齡荔枝樹施肥
荔枝園最好選在≤10°的緩坡或斜坡地,土質疏松帶有沙粒,土層1米以上,地下水位1.5米以下,肥力中等以上,水、電、路較便利的地方。坡度>4°的園地要等高開墾修筑水平梯田:<4°的緩坡地等高種植。臺風多的地帶,一般小區面積為2公頃左右,并營造防護林。開墾園土要做好清園、深翻曬土、機耕整地、修筑平臺等工作。定植前2-3個月內要完成挖穴、回土、施基肥等工作。一般植穴80厘米×80厘米,深60厘米。密植的可80厘米×60厘米。深60厘米。穴施有機肥20-40千克,并加0.5千克磷肥作底肥后回土備種。定植密度株行距為5-6米×7-8米,以后不問伐或移植,667平方米植18-22株;矮化密植的。株行距為3-3.5米×4米,667平方米植45-55株,投產8-10年后,要間伐或移植,最后保留15株永久樹。有利于提高定植成活率,促進營養生長,形成較好的樹冠骨架,為投產打好基礎。荔枝定植成活后至投產前屬幼年階段,歷期3-4年,荔枝壽命長,株行間距大,未投產前可合理間套種其他經濟價值高、耗水量少的矮稈作物,既可防水土流失,抑制雜草,防熱保熱,又能以短養長,增加收入。既充分利用土地,又對水土保持和改良有好效果。間種作物應選短期、不影響荔枝正常生長的品種,最好種豆類作物。
1.1提苗肥
定植成活的荔枝幼樹根系少而弱,對幼樹施肥掌握少量多次,勤施薄肥。掌握“一梢二肥”原則,即枝梢頂芽萌動期和轉綠期各施1次,施肥量要依樹大小、強弱來定。肥料以氮肥為主,配少量磷肥,稀薄清淡,每月追肥1-2次,年總追肥次數約10次。定植1-2年后,幼樹肥水管理好能促發根條和枝梢。每年雨季結束后。宜在樹盤培土1次。每次每株培新土2000-2500千克。其根系已超過原樹穴。必須把樹盤外周的土壤進行深翻擴穴,以利水平根系生長,促荔枝速生早結。定植后一個月左右,每株用尿素15-20克,加水配成濃度0.5%-1%的液肥施;也可用腐熟的人畜糞水稀釋成5%-10%的水肥淋施3-4千克。或每株每次可施復合肥25-30克,尿素20-30克加氯化鉀15-20克;過磷酸鈣50-70克(單施)。或100千克水加1-2千克尿素,每株施肥2千克肥液。或每50千克稀薄人糞尿中加200-250克磷或鉀肥。定植成活后要保持土壤干濕交替,以濕為主。生長旺盛的幼樹要灌水防旱降濕。下雨天要排干穴內積水。定植后的苗已抽發1-2次新梢,易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輕者影響枝梢萌發,重者導致植株枯死。樹冠下土壤最后施用水肥,有灌溉條件,注意灌水;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1.2促梢壯梢肥
新梢萌動時以氮肥為主,轉色期以磷肥為主。定植后半年內每株施尿素15-20克、氯化鉀5-10克或復合肥20-30克。以后每次施肥量比上次增加15%-20%。定植3年后的幼樹,追肥次數可減少,年追肥3-4次,施肥量和濃度比前2年增大。注意磷、鉀肥配比,防偏施氮肥。每株每次除糞水外,增施復合肥0.2-0.3千克,幼樹萌發,早夏、晚夏、秋梢萌發前半個月各追肥1次,促使新梢早生快發、粗壯。每年夏、秋季結合幼樹擴穴,增施綠肥、有機肥、配合磷、鉀化肥0.2-0.3千克并覆土,隨樹冠增大,樹穴逐年外擴,不斷更換施肥方向。一年內果園的排灌以春灌、夏排、秋冬調控。樹冠滴水線以內為樹盤,樹盤內勤中耕,用雜草類覆蓋樹盤,夏涼冬暖,防土壤板結,疏松透氣,增加土壤有機質。每年冬或春季挖溝擴穴,深40-50厘米,寬40厘米,長100-150厘米環形溝,1次挖一側或兩側,壓入綠肥、土雜肥、有機肥和磷肥。施綠肥的要結合施少量石灰。
2幼年結果樹施肥
定植后第4年進入開花結果期,既進行營養生長,又要進行生殖生長,樹齡不同,生長、開花、結果的特點各異。這一時期能開花結果,但營養生長仍占主導地位,因此有計劃控制營養生長,增加樹體有機物質積累,是幼齡結果樹能否開花結果的關鍵。
2.1促梢肥
1-2次,占全年施肥量的50%,以氮肥為主,配合適當的磷鉀肥。培養2-3次梢,促使末次梢及早老熟。控制枝梢生長過旺,提高枝梢質量。
2.2花前肥及保果肥
出現花芽分化象征或花蕾后施速效氮磷鉀。保果肥以磷鉀肥為主,氮肥適當。
2.3基肥
每年施用1-2次有機肥,每年冬春每株施腐熟有機肥15-30千克。施后覆土。砂質土易流失,施水肥宜少量多次:黃土壤瘦瘠山地施水肥稍多些。
3成年果樹施肥
定植后第7-8年進入成年結果,荔枝需要的氮、磷、鉀比例大致為1:0.3:0.9-1.1,一般年施肥3-4次,施肥應圍繞促花、穩果、壯果(促梢)、培養秋梢為中心。及時施花前肥、壯果肥,補充荔枝消耗的營養。是保花保果的重要手段。
3.1促花肥
樹壯葉濃的在結果母枝出現“白點”時施:樹弱的一般在“小寒”前后施。每株施尿素、氯化鉀、磷肥各0.5千克,復合肥0.6千克。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不能園內積水:旱季特別是干旱的花果期,應進行土面蓋草或蓋薄膜等抗旱覆蓋,遇旱及時灌水或澆水保濕。旱季灌水半個月1次,可結合施放化肥。
3.2穩果肥(花后肥)
在盛花末期施下,每株施尿素0.4千克,磷肥和鉀肥各0.5千克,復合肥0.5千克。
3.3壯果肥(促梢肥)
在雌花謝后一個月施,每株施尿素0.4千克,磷肥0.5千克,鉀肥1.4千克。
3.4秉果肥
一般在采果前后15天施,每株尿素2千克,磷肥1千克,鉀肥1千克。施肥均在樹冠滴水線處開半圓淺溝施,并蓋土,若是土干,施肥后要淋水或灌水。末次秋梢老熟后至抽穗前控制水分,使土壤適當干旱,促進花芽分化。每年要中耕松土兩次,即在采果后對樹盤周圍或全園淺耕10厘米左右,在10月底末次秋梢老熟后至12月底全園進行耕翻,深20-30厘米。抽穗后至果實發育期不宜中耕,應及時除草,并于每年采果后或雨季結果后進行秋冬季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