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 一
最近,俄羅斯關閉位于莫斯科東區的切爾基佐沃大集市,并扣留大批華商貨物。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不僅在俄羅斯,而且幾乎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都引起了關注。筆者認為,引起關注的原因就出在俄羅斯政府采取了行政命令、強力、剝奪的辦法,沒有顧及和妥善處理集市經營者的利益。
問題在于為什么俄羅斯要采取這種強硬方式來處理大集市呢?事實上,大集市商業是俄羅斯特定歷史時期發展的特殊產物。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灰色清關、小道進貨、行賄與貪污、幫派勢力的操縱、人為的行情和價格、一切事情的解決靠走旁門左道,所有這一切就成了大市場上約定俗成的法則,并且千絲萬縷地交織著俄羅斯中央權力和地方權力、政府和商業、官員和金融、商販與執法、百姓與市場、莫斯科和外地、俄羅斯人與他族他國人的矛盾、紛爭,甚至沖突。所以,華商不可避免地會卷進俄的利益沖突,并且身處異鄉,難免受利益之損。
現在,俄羅斯建設現代化公民國家的需求,必然要對制約經濟、政治和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大集市采取整頓、收縮、限制,甚至取締的措施。隨著經濟危機的深化,尤其是失業人員的增多、社會動蕩因素的增加,對大集市的整頓就更成了俄羅斯的當務之急。
但是,俄羅斯或許忘記了,訴諸于行政命令、強力和剝奪的辦法,來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問題,俄羅斯在歷史上有過痛苦的經驗。當前,大集市商業已經成為千百萬人(包括俄羅斯人、中國人和其他民族國家的人)的生活方式,簡單的以行政命令的、強力的和剝奪的辦法來處理和解決問題,是得不到預期的效果的。更何況,在俄羅斯的現實社會中,在大集市商業中不僅僅有俄羅斯人自己的利益,而且有眾多中國人的利益,而且這些利益又常常是密不可分的。
更重要的是,在一個深化中俄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時期中,任何一項涉及兩個國家的國家措施都應該顧及這個大前提。我們希望看到,俄羅斯政府會適時地、合理地、妥善地解決中國商人在俄羅斯十幾年的大集市生活方式中所獲得的利益。如果處理不好這些中國商人的利益,那他們曾經涌進的俄羅斯的“千百萬人的生活方式”也是難以處理周全的。
當然,中國的商人也應從這一事件中吸取嚴重的教訓:不管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如何地卷入了俄羅斯社會的這種“千百萬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畢竟是中國人,是在他國——俄羅斯的國土上經商,中外之別這個概念永遠不能忘,因此取得合法的俄羅斯進出境和經商手續,合法地、合理地經商,遵守當地政府的法律,在出現矛盾、分歧時,要用合理合法的、協商的手段來解決,不要盲目地訴諸那些不符合兩國戰略關系利益的辦法。▲(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環球時報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