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峰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在重重困難下,仍保持了平穩發展、逐步向好的態勢。從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來看,總體上要好于預期,顯示了中國經濟已出現復蘇的跡象。
6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比上年同期回落7.1個百分點,比上月加快1.6個百分點。8.9%的增長速度也是去年10月份以來增速最快的月份,這個增速說明中國的4萬億投資計劃以及工業產業振興規劃對于拉動中國工業增長已發生了明顯的作用。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已從4月份的-1.5%放緩至-1.4%,PPI繼4月份同比下跌6.6%后進一步下降了7.2%,CPI、PPI分別是連續第四個月、第六個月下降,說明經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經濟不振和需求疲軟的狀況仍在延續。總體上看,我國工業品產能在總體上依然嚴重供過于求,而且在短期內也難以有大的改觀。這也說明中國經濟還未完全走出谷底,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壓力仍然很大。
在當前這個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各種難題相互交織,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空前復雜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的時期,我們既要看到經濟發展中的不足之處,正視困難,沉著應對;更要看到自身的潛力和優勢,堅定信心,迎難而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連續30年9%以上的增長率,創造了舉世公認的“中國奇跡”。目前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四,外貿進出口總額穩居世界第三,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位。3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特別是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的階段,經濟增長潛力很大。今后一個比較長的時期,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內勞動力和資金供給仍然充裕,消費和投資需求持續增長的潛力還很大,市場廣闊,企業競爭力和活力不斷增強。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依然十分充沛。
因此,即將到來的下半年是中國經濟走出底部,重拾上升之路的關鍵時期。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大力培育和擴大消費需求,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全面增強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關鍵。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雖然這次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所引發的各種不確定因素超過以往,困難很多,挑戰極大。但眼前的困難只是發展過程中的困難,挑戰中蘊涵了重大機遇,合理應對,就會為我們提供轉變發展方式、拓展發展空間的新契機,推動中國經濟躍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