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康
前不久,我到郵局營業(yè)廳去寄錢,只見個個窗口都排著長長的隊伍。我隨意聽了一番,有的說是給爺奶寄錢的,有的說是給爹媽寄錢的,還有的說是寄給姑姨的。錢數(shù),有的是上千元,有的是五六百元、二三百元,多少不等。不管錢多少,排隊的人既然這么多,當然我也不能倚老賣老插入到人家的行列里,就自覺地去尾隨在一個隊的后邊。緊挨的前邊那位婦女說:“您老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給誰寄錢?”我說:“寄給86歲老姐,您呢?”她說:“寄給哥哥的,他家孩子多,又有病人?!币娢沂种糁照茸呗粉橎牵终f:“您老站不穩(wěn)當,去坐到沙發(fā)上歇著,反正你挨著我,輪到我時就喊你?!本S持秩序的保安聞聲走過來說:“大家都得排隊,不能亂了秩序。”這時恰好又走來一位排隊寄錢的人接著說:“我挨著這位老先生,不會亂的。”保安大概是默許了,輕輕地攙扶著我坐在沙發(fā)上。
一股融融暖意涌遍全身。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進程中,我耳聞目睹的親身感受是,到處都在吹拂著尊老敬老的春風,到處都在涌動著愛老助老的熱流!
對老人的較真應多些理解和支持
□ 王惠卿
某市一位73歲的周姓老人,對自己每月拿到手的養(yǎng)老金數(shù)額一直持有疑問。便帶著自己復印保存的相關證明材料,來到市社保局要求核查自己的實際工齡是否被計算有誤。接待他的是一位年輕人,做事很草率,因急等著和他的一個同學聊天,僅在計算機上點了下鼠標,看了看后,就回答老人說正確無誤。老人半信半疑地離開了。第二天上午,老人又來到了這里。接待他的仍然是那個年輕人,還未等老人開口,年輕人便對老人冷嘲熱諷,說老人的舉動是“自私”。老人很生氣,直接找到局長。局長聽完老人的訴說,首先向老人表示歉意。在局長的直接過問下,老人被少計算的5年工齡,終于被找了回來。
老人們的這類“自私”舉動,還會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一些單位每兩年都要給退休職工安排一次全面體檢。如果臨近體檢時,有關部門突然宣布體檢取消,老人們就會找到上級領導反映情況,要求恢復體檢。老人們這些看似“自私”的舉動,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政府一些職能部門在管理方面的不足。因此,對老人們這些“自私”之舉,作為政府相關部門,不僅要給予理解,而且還要給予大力支持。因為只有通過老人們如此較真的監(jiān)督,政府才能將各項民生工作做實、做細、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