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琳杰
華縣下廟中心衛生院地處華縣下廟鎮,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2003.8”水災后,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香港國際紅十字會的援助下得以重建。衛生院現有醫護人員20人,服務人口近4萬人;轄區內有21個村衛生室。衛生院堅持基礎醫療與特色醫療相結合的發展方向,是一所集基礎醫療、衛生保健、疾病預防、健康教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村衛生服務機構,并承擔著全鎮村衛生室的管理與業務指導工作。
從2003年8月遭遇大水災到2006年底,下廟中心衛生院的人員、技術、設備、房屋是非常簡單的:專業技術人員少,辦公條件差,技術力量薄弱,群眾看病貴、看病難,醫院收入差,公共衛生服務不能滿足群眾需求,月住院病人不到10人,藥房藥品100余種,總價值4000余元,月收入只有3000~5000元。
2007年初,醫院在范增軍院長的帶領下,不等不靠,自籌資金6萬元,更新辦公用品、藥房藥柜,綠化美化醫院環境。為了節省資金,他們自己購料。范增軍帶領職工親自上房頂整修,組織人員親自搬運沙、石子等材料。范增軍帶領醫務人員下鄉搞醫療宣傳,送醫、送藥到農戶。他大膽高薪聘用大夫、護士,開設手術、中醫科、口腔科、肛腸科,開設便民門診、便民藥房等;部分藥品零利潤銷售;他們還成立了衛生院公共衛生辦公室,將衛防、婦幼、鄉醫管理等與衛生院醫療工作分開;購置電腦4臺,于2007年8月在該縣率先安裝使用了鄉鎮醫院管理系統,使衛生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兩年來,通過全院職工的齊心努力,醫院面貌煥然一新。效益扭虧為盈,變負債12萬元為盈余8萬余元;使藥房藥品總價值從原來的4000元增加到現在的10萬余元;固定資產凈增近20萬元;職工從原來的12人增加到20人;月收入從2007年的5000元增加到現在的6萬余元;通過了渭南市衛生局“一甲”評審;合作醫療被華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單位;醫院管理、衛防、婦幼均名列全縣前列;2008年下半年接待縣外兄弟單位參觀學習20余家200多人次,相互交流并取得了許多寶貴經驗,省衛生廳、市衛生局領導多次到該院調研并指導工作。
該院于2008年初實行了全員聘任制度,采取綜合量化考核的辦法,工資實行核算,多勞多得,按勞取酬,以崗定薪,崗易薪易,個人收入與工資分開,不掛鉤,增加病員提高醫療質量,降低患者醫療平均費用,從而使醫院的綜合效益得以提升。
目前,下廟中心衛生院已發展為華縣一所管理科學化、業務規范化、發展特色化、服務人性化的園林式醫院,隨著國家對農村衛生醫療機構投入的不斷加大,合作醫療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衛生院一班人將更加努力,更好地為農村群眾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該地區的社會經濟提供醫療衛生的保障,使鄉鎮衛生院科學、和諧、穩定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