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堅 喻景方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響市政工程質量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管理措施,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市政工程;監理;質量
1前言
市政設施是城市經濟和社會運行的載體,是支撐每座城市有序發展的“骨架”。市政設施建設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體戚相關,在國民經濟尤其是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生產力布局,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改善投資環境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市政建設工程質量的好壞事關系城市經濟秩序、社會秩序和人民生活秩序能否得以正常運轉,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規范市政建設市場,完善質量監控機制勢在必行。
2影響市政工程質量的問題
2.1管理機制不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市政建設工程質量 并非僅僅取決于施工環節,而是一個由諸多因素和環節綜臺作用的結果。換言之,如果把相關諸因素作為變量,那么市政建設工程的質量則是一組變量的函數,而并非僅僅是某個變量的函數。因此,市政建設工程質量投有企業自控、社會監理和專業監督等全方位的質量監控機制是不行的。然而,市政建筑市場的不規范,招標的不公正,有的建設單位明招暗定,串通陪標 泄露標底,營私舞弊,使公開招投標失去了本來意義;有的單位和個人想方設法在企業資質問題上玩花樣,搞陰陽合同、掛靠承包、倒手轉包、肢解分包,嚴重影響著市政工程的建設質量。
2.2監控能力較弱
監理、質監部門由于人員、技術力量不足,實際工作中難以實現全面的監控。在監控重點上,還基本停留在純粹的施工環節,對于建材及掏件生產廠家的監控則相對薄弱。在監測方法上,基本上是實行定期抽檢,還沒有形成經常性的現場跟蹤監控機制;同時,這種抽檢也僅僅局限于常規檢測,而對于其他項目則少有問津。在檢測方式上,基本是以委托測試為主,由施工企業自帶樣品送檢,其樣品的真實性和代表性難以保障。在監督力度上,由于檢測力量不足,還不能確保每個企業都能自覺送檢,漏檢現象難以避免。
2.3 施工隊伍技術力量薄弱
目前,不少建筑公司根本無正規、穩定的技術力量,在企業年檢時弄虛作假,使建筑隊伍技術力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技術力量薄弱還表現在建筑中違章指揮、無證施工、邊旋工邊設計等方面。
2.4 法規體系不健全
雖然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在建設質量監控方面已經出臺過一些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但還沒有形成健全的質量監控法規體系。首先是量的不足,沒能涵蓋建設質量監控的方方面面;其次是關聯性不強,有些條款間互相脫節,形不成一個系統整體;第三是有些法規欠周詳.使投機者有空子可鉆;第四是時間滯后.跟不上變化了的新形勢;第五是約束力差。不足以遏制質量隱患。由于我們在政策、制度、法規等方面對施工質量還缺乏全方位、多層次、立體性的管理與激勵,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自控能力的低下和對施工質量的敷衍。
3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的對策
要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實現改進,筆者就此提出相關對策。
3.1 實施全面質量管理
3.1.1基礎工作
搞好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開始,這些基礎工作需要在公司管理層的大力倡導下,只有踏踏實實做好,才能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質量教育工作。對于市政工程公司的員工質量教育工作,可以從兩個方面抓起:① 增強質量意識的教育和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的教育。以此強化全體員工“質量第一、信譽為本、顧客至上”的觀念,克服對質量認識上的錯誤,以使全體員工對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和管理方法,有一個普遍的了解和掌握,并結合本職工作靈活地加以運用;②專業技術教育和培訓。這種教育和培訓要結合員工的專業工作特點,進行專業的技術教育和操作技能訓練,以提高員工的基本功和技術業務工作水平,以適應新設備、新技術等技術進步的客觀要求。
標準化工作。做好企業的標準化工作,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② 全員參與;③充分運用現代管理技術;④保持各部門標準的連貫一致,成龍配套,并定期修訂;⑤標準成文,內容明確具體。
計量工作。市政企業計量工作的重點是測量儀器和試驗化驗儀器的配備,要求做到工地上需要的測量儀器配備齊全、量值準確、專人管理,試驗室的化驗、分析儀器、試驗設備質量穩定、示值準確一致。所有的計量器具都要定期進行檢定,損壞的計量器具要及時修復,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測定計量方法。建立健全各種計量管理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計量器具檢定制度、分級管理制度、量值傳遞制度、儀器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等。做好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另外,計量器具要有專_人妥善保管,更新和報廢要及時。
3.1.2實施工程過程管理
設計過程。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首要環節,但作為施工企業,設計過程涉及不多,主要指在承攬到建設任務后,與建設單位一道,做好對設計文件的會審、技術交底、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圖預算及技術資料的準備等工作。在這一階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細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周全,對設計圖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盡早提出修改意見,制定出詳盡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便于下階段施工過程的進行。另外,一定要杜絕違反工作程序,邊設計,邊施工,漫無目標的做法。
施工過程。施工過程是工程質量形成的基礎,也是質量管理的基本環節。施工過程管理的基本任務是保證工程的質量,建立一個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工程和優質工程的管理系統。這一階段要做好以下工作:組織好質量檢驗工作,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施工工序的質量評定和最終質量評定工作;科學組織、嚴格管理、文明施工;組織好每一道工序的質量控制,建立管理點。
使用過程。工程交付以后,使用過程也是考驗工程實際質量的過程,它是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的繼續,也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這一過程質量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提高服務質量,包括交工前和交工后的服務,保證竣工工程的實際使用效果,不斷地促使企業研究和改進工程質量。主要做好以下幾點:開展技術服務工作;認真做好回訪和顧客意見的集工作;及時解決工程交付后出現的問題。
3.2推行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是管理人員通過與下層共同努力,把重點放在實現組織目標之上的一種管理程序。目標管理綜合了以工作和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技能及管理制度。在市政工程公司推行目標管理,可以采用下面的做法:
研究公司的質量目標,確定各部門、單位的分目標。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公司今后每年都要制定質量目標,公司質量目標發布以后,各部門、單位都要用時進行分解,制定出各自的分目標,每個分目標都要服從于公司的總目標。在制定質量目標的過程中要注意三點:一是目標必須是需要努力才能達到的,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二是目標要盡量做到明確、具體、數量化、可測量,便于組織實施和檢查考核;三是下一級目標項目必須對上一級目標項目構成全面支撐,并根據實際情況充實相應的措施。
把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結合起來。確定了質量目標,就要采取措施對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考核,否則目標就失去了意義。推行目標管理就是要將員工個人目標與企業組織目標結合起來,把小目標和大目標結合起來,以達到激勵、培養員工的目的,最終實現組織目標。通過定期對員工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衡量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質量責任的履行情況,以便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
在考核獎懲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民主公開的原則,通過會議、文件等形式,對質量目標考核結果進行發布,使全體員工認識到企業的總目標與每個人的工作都有緊密的聯系,形成團結一致、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圍。
績效考核為管理者提供一個機會,各級管理者可以和員工一起回顧工作業績,肯定成績,找出差距,還可以檢驗管理者對員工的激勵是否有效,在溝通的過程中,管理者與員工可統一思想認識,使員工正確對待問題和差距,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3.3 嚴把材料質量關,實行建筑材料集中統一配送
當前建筑材料的供給渠道比較混亂,而且施工隊伍的技術素質參差不齊,施工中的材料質量和配比難 達至 指標要求,同時這種方式也不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需要。鑒于這種狀況,很有必要建立建筑材料的集中統一配送制度。在城市管轄范圍內,所有建筑作業所需的材料(比如磚瓦、砌塊、鋼材、水泥、砼等)都由質監部門認可的“材料公司”統一采購、檢驗、加工、供應,使建筑材料的質量監控由“材料公司”承擔起來。同時,任何單位不得自行采購、加工或私自使用其他渠道的材料。
結束語
總之,要控制好市政項目工程質量,必須充分認識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性,正確處理質量控制與投資控制、進度控制的關系。項目質量管理中要堅持科學的質量控制的方法,堅持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項目工程的質量,發揮“工程項目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