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廷
摘要:本文從市政排水管網的規劃、設計、施工、使用、養護和管理等方面入手論述了提高市政排水管網效能的途徑。
關鍵詞:市政排水管網;效能;途徑
1管網規劃宜有超前意識
市政排水管網的規劃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其在城市排水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規劃設施藍圖一經實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難以改變,其影響是極為深遠長久的,因此市政排水管網的規劃工作中宜有遠期超前意識,統籌安排,克服短期行為。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面貌和規模都有很大發展。但是,很多城市都存在著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于城市發展的問題,市政排水管網的建設同樣也存在類似問題。城市迅速發展必然使污水排放量快速增加,而一個區域的排水管網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其排水能力是相對固定的,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因此,排水管網的規劃宜有超前意識,才能解決這方面的矛盾。
從-些文獻資料上看,我國城市道路排水管網普遍存在管徑偏小,高峰期排水能力不足的問題。從工程實踐來看,大范圍的排水管網改造是極為困難的,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破壞大量相鄰市政設施,施工復雜,污染環境,極壞地影響交通和人民生活。因此,根據城市總體發展趨勢,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從大局出發,近期遠期綜合考慮,是提高市政排水管網排水能力的前提。
2科學設計管道工程
市政排水管道的設計是否科學,是否考慮周全,對其排水效能有很大影響,宜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衛生要求、原有排水設施、水質和水量、地形、氣候和污水利用等條件綜合考慮進行設計。
2.1宜考慮市政排水管網所處出水口地質條件
從實踐情況來看,排水管道在設計前對管道沿線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勘察常因時間倉促而不夠深入,這樣易導致特殊地質條件(如淤泥、流砂、涌水)地段缺乏詳細設計,特殊地質條件地段管道往往需要基礎加固、接口特殊處理等措施。但由于缺少相應的詳細設計,施工單位為趕工期就可能采取簡單的技術措施處理;由于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狀況不明,施工人員無法作出相應的施工方案,遇到強涌水、強流砂、塌方等情況往往準備不足,不能保證施工質量。由于排水管網全部埋于地下,線路很長,水文工程地質條件往往變化很大,如能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采取最有效的施工方法保證排水管網的施工質量,為市政排水管網的良好運行和管理打下基礎。
2.2設計前宜摸清其它地下設施埋設情況
城市道路下各種不同功能的管線很多,錯綜復雜,根據管道埋設深度,地下管線的安排順序.逼常自建筑紅線至路中心依此為:A.電力電纜,B.電訊電纜或電訊管道,C.煤氣管道,D.熱力管道,E.給水管道,F.雨水管道,G.污水管道等。如何合理安排管線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各類管線在平面或立面上經常發生沖突,如果沒有摸清地下設施的埋設情況,施工過程中將經常遇到障礙物,有時管道走向、坡度、高程很難重新調整,在這種情況下不得已采用“倒虹吸”處理,甚至有時障礙物與檢查井交叉,倒虹吸不僅容易使管道堵塞,而且使輸水能力大為降低,管道達不到設計排水能力,如楊橋西路某段排水管道常因倒虹吸管堵塞使雨天路面積水。因此.設計人員宜對排水管線沿途的地下設施埋設情況詳細摸清,使管線設計更合理、更科學。
如果利用電腦網絡建立一個地下設施數據管理系統,設計部門就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獲得地下設施數據,經核實后用于設計工作。
2.3參考維護管理部門意見
市政排水管網維護管理部門人員掌握了管網運行中的第一手資料,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最為了解,設計人員如能參考管理者的意見是很有益處的。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完全根據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有時效果并不好,原因之一是規范中的水力計算基本是按清水考慮的,實際的是污水而不是清水,原因之二是實際污水管道運行情況與規范要求不同,按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第4.2.4條,污水管道的最大設計充滿度在0.55~0.75之間,大多數污水管道是滿流管.檢查井水位很高,遇到管道堵塞是根本看不清檢查井內的情況。按標準圖設計的檢查井是帶流槽的,有的管理人員提出“設計一些井底帶沉泥池的檢查井更實用,便于維護”。為防盜和安全,有的管理人員提出“排水檢查井蓋應設計成雙層井蓋,上層為鎖定的鑄鐵井蓋,下層為水泥井蓋,因為單層井蓋被破壞被盜后,留下的是一個黑生生的陷阱。設計成雙層井蓋對行人的安全有保障”。
因此,在市政排水管網設計中在充分遵守有關規范的情況下,如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更能設計出適用當地實際的排水管網。
2.4多采用先進新型管材,改善水力運行條件
傳統的市政排水管道多采用混凝土管,雖然價格低廉,但是管體自重大、施工難度大、強度小、壽命短、管壁粗糙、易引起管道流水不暢甚至堵塞。如能采用新型管材,譬如硬聚氯乙烯波紋管(UPVC管)、HDPE纏繞管等則可以大大改善水力運行條件。UPVC管、HDPE纏繞管雖然價格貴些,但是重量輕、施工簡單、強度大、壽命長、管壁光滑、排水流暢,可以大大提高排水管網的排水效能。
3強化施工質量管理,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市政排水管管的施工質量
3.1完善施工隊伍內部質量管理,健全各項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
市政施工企業應建立以領導為首的質量管理機構,各級施工隊伍要有質安員,從上到下形成質量控制網絡,健全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對各級質安員的職責范圍,工程質量檢查制度,工程施工資料整編交付辦法都要詳細規定,對具體的工程項目各道工序要有明確的內檢標準和詳細的工藝要求。使各級作業人員有章可循,加強工序檢查,嚴格工藝紀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進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監督檢查上道工序,配以自檢、互檢監督機制,并運用經濟手段參與質量管理,獎優罰次,促使企業全員的質量意識得到提高,人人爭創優良工程。
3.2盡量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提高施工技術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不僅可以加快工期,而且更能保證工程質量,比如洋里污水廠廠外管網采用非開挖技術、頂管技術、降水技術等能夠解決施工中較困難的問題,為管網以后充分發揮排水效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4加強管網設施維護和管理
4.1定期清疏管網設施和加強泵站管理
建議定期周期性對市政排水管網檢查井、泵站、進水井逐個逐段進行巡查、清理、疏通,從業人員應熟悉所管轄排水管線的來龍去脈,努力確保排水管網設施的完好率達到規定要求。
建議泵站的設備管理養護實行定員制,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責任落實到每個人。分工明確,采用量化考核打分制,增強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出現問題,及時發現解決,促進泵站管理水平整體向上提高。
4.2采用先進的清掏技術和修補技術
新時代要求改變排水維護操作落后的工藝,進一步提高養管水平,實現排水科技進步,需要采用高效、安全、衛生、經濟的清掏技術和管道修補技術。譬如采用高壓沖冼水車,吸泥車等清疏管道,可以實現下水道疏通沖水、吸泥、運泥一條龍作業。排水管道老化是難免的,采用先進的內襯法、襪筒法等維修是很有效的方法。
4.3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市民對城市排水設施的自覺愛護意識制定并宣傳市政排水設施管理辦法,教育市民和近郊的農民愛護市政排水設施,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局面,使城市排水設施得到有效的保護。對故意盜竊市政管網設施和亂接管道等行為,依法嚴厲制止和處罰,這些都可以有效減少排水設施遭到破壞。
總之,城市市政排水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關系著城市的衛生條件、市容市貌,聯系著每家每戶。要確保排水管網良好運行,僅靠一兩家的努力是不夠的,只有規劃、設計、施工、用戶、管理部門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市政排水管網的排水效能。
參考文獻
[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