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龍
摘要:目前,隨著交通量交通量日益增大,使道路路面面臨嚴峻的考驗,很多道路瀝青路面均呈現出一定的早期破壞,如開裂、泛油、剝落、車轍等現象,有的道路甚至當年通車即發生了病害,正常維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響了車輛的運行,也增大了養護管理資金的投入。對此,現就其原因及對策作出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瀝青路面;病害;原因;防治
1 我國瀝青路面發生早期破壞和損壞的原因分析
瀝青路面在運營期間出現早期損壞現象,影響正常運營?,F在總結分析的原因可歸納為:
1.1 車輛超載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道路上的貨車今天能夠量增長非???,某些部門從自身利益出發,超載嚴重,甚至達到了令人無法想象的程度。超載嚴重是造成早期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施工與養護因素的影響
1.2.1 材料選擇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都選用優質進口瀝青,上面層采用改性瀝青,但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建設部門為了確保瀝青的質量,在進行招標時將指標值定得過高,以至于有些瀝青供應商為了迎合主管部門的需要,在瀝青中加入某種成分以提高指標值,嚴重影響了瀝青路面的壽命。
1.2.2 在實際生產中,施工人員一般都嚴格按照實驗室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應用于實際生產。但這種方法生產的混合料往往不到設計要求,有的甚至出現較大偏差,出現了“目標配合比設計”與“生產配合比設計”不相符的情況,其原因就在于骨料的吸水性上。我國現行的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方法中,集料密度采用的是視密度,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因為自然條件、環境因素的影響,使生產配合比與實驗室配合比出入很大。
1.2.3 混合料的拌和、攤鋪和壓實 攤鋪和壓實兩項工作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環節。攤鋪質量不好往往伴隨著裂縫、車轍等病害的發生。攤鋪過程中除嚴格按《規范》要求施工外,還應著重控制攤鋪溫度、供料速度與前進速度相協調、防止大料滾動離析等環節。碾壓過程應遵循少量噴水,保持高溫,梯形迭進的原則。決不能片面追求平整度,進行低溫碾壓,降低壓實度標準;低溫碾壓易造成空隙率多大,壓實度不足,使路面滲水,導致早期破壞;過度碾壓易造成構造深度偏小,甚至出現泛油病害,影響行車安全。碾壓過程要及時、迅速,并要保持碾壓要求。絕對不允許壓路機中途急停、轉向,一面發生推擠、擁包現象,從而影響平整度。
1.2.4 路基施工缺陷的影響 有些道路早期破壞與路基施工質量有關,特別是軟土地區。路基軟土地基不穩定、地基換填或擠淤處理不徹底、路基填筑壓實度不足、路基填料的液限偏高、路堤不均勻沉降等都會導致路面的早期破壞。
1.2.5 橋梁施工缺陷的影響 橋面瀝青路面早期破壞通常發生在那些預拱度設置不合理造成橋面瀝青面層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簡支梁橋伸縮縫施工質量差的橋梁結構上。由于橋面的變形條件和彈性狀態受橋梁的整體剛度和局部剛度控制,與一般路基上路面變形狀態不同,未達到設計厚度的瀝青面層往往受到剪切破壞。而且一旦有病害發生,便迅速擴展到全橋,很難局部修復。
1.2.6 養護與管理 路面早期養護措施不及時、不完善等也是瀝青路面產生早期破壞的原因。允許超載車輛進入或對超載車輛控制不嚴則更是早期破壞的直接原因。
2 為防止瀝青路面發生早期破壞和損壞,應該采取下列措施來防止瀝青路面的早期破壞。
2.1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并嚴格控制瀝青路面設計、施工各項指標,嚴把質量關,科學合理地安排工期,不搞獻禮工程。
2.2 將瀝青路面科研工作與道路建設結合起來,改變科研與建設脫節的現狀,特別是將科研結合在施工過程中,無疑將大大提高我國瀝青路面的建設水平,有效防止出現早期破壞。
2.3 強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學性。
2.4 保證現場試驗數據的完整和準確,杜絕弄虛作假。特別是瀝青材料、砂石料的試驗數據,必須做到抽樣合理,數據真實保證瀝青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對高路堤、軟基處理、填挖結合處、結構物兩端填土等重點部位的施工重點監控,防止不均勻沉降影響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2.5 重視并協調瀝青路面的壓實度、均勻度、平整度和構造深度等指標,特別處理好平整度與壓實度的關系。不能過分追求平整度而犧牲壓實度,而是要在保證壓實度的基礎上追求平整度,否則通車后的路面極易發生水破壞以及松散、車轍等早期病害。
2.6 優化排水設計,防止水損壞。
2.7 重視半剛性基層的養護,防止反射裂縫的出現。
2.8 交通執法部門與其它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執法,大力打擊超載運輸,保證道路的正常使用。
2.9 加強養護管理,提高養護管理水平。經驗表明,科學有效的養護不但保證了瀝青路面的服務性能,也是防止早期病害的進一步發展、節省養護資金的有效手段。
3 瀝青路面早期破損的防護
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瀝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損與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交通氣候條件的全部或部分有聯系,而交通氣候條件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瀝青路面病害防治技術應以瀝青混合料和施工兩個方面考慮。
3.1 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質量
3.1.1 瀝青的選取選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溫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蠟量低、高粘度的優質國產或進口瀝青。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在瀝青中摻加各種類型的改性劑,以提高基性能指標。
3.1.2 集料的選用骨料應選用表面粗糙、石質堅硬、耐磨性強、嵌擠作用好、與瀝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如果骨料呈酸性則應添加一業數量的抗剝落劑或石灰粉,確保混合料的抗剝落性能,同時應盡量降低骨料的含水量。
3.1.3 混合料級配的確定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和疲勞性能、低溫抗裂性,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是兩對矛盾,相互制約,照顧了某一方面性能,可能會降低另一方面性能?;旌狭吓浜媳仍O計,實際上是在各種路用性能之間搞平衡或最優化設計,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交通情況做具體分析,盡量互相兼顧。當然為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還可以考慮以下兩個途徑:第一是改善礦料級配,采用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第二是改善瀝青結合料,采用改性瀝青。
3.2 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施工質量控制不嚴,早期破損必然出現。瀝青路面施工必須按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對施工全過程,每道工序的質量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控制、評定,以保證其達到質量標準,具體要抓好以下幾方面:
3.2.1 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拌和質量,拌合過程中發現“糊料”或“離析”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進行處理;加大馬歇爾試驗頻率,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穩定度、流值等指標,必要時對混合料進行特殊配合比設計。
3.2.2 保證基層頂面粗糙度。改善基層材料級配,增加粗骨料,提高大中粒徑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進碾壓方法,避免過振過濕,不能使基層頂面形成灰漿硬殼,不能用細料進行壓實后找平。
3.2.3 合理灑布透層油、粘層油。在進行各層鋪筑前,必須保持頂面清潔。根據近年來的施工經驗,透層油應以慢裂型乳化瀝青為宜。用瀝青灑布車噴灑時,應保持穩定的車速和噴灑量,不能流淌和形成油膜,更不能有空白,并立即撒布2立方米/1000平方米的石屑或粗砂,用8T鋼筒式壓路機穩壓一遍,將多余的浮料掃走。
3.2.4 提高面層攤鋪質量。在攤鋪混合料時,運距不能過遠,攤鋪溫度應控制在130℃、50℃為宜,攤鋪厚度均勻,壓實設備數量應配套,速度控制在2m/min左右,碾壓遍數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孔隙過大;一般不能進行補料,尤其是下面層;基層雨后潮濕未干,不得攤鋪,更不得冒雨攤鋪;縱向、橫向接縫應緊密、平順,各幅之間重疊的混合料應用人工鏟走。
4 結束語
路面早期破損已成為瀝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各級交通管理部門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根據其成因從路面設計、原材料進場到具體施工,有針對性采取一系列預防和改善措施。同時,必須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從管理部門、設計部門到施工部門,層層重視、層層控制、層層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瀝青路面的早期破損現象的發生,使建設質量全面提高,更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J014-9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JTJ014-9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3]陸鼎中、程家駒編著《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