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勇
摘 要:黑龍江省是林業大省,特別是我們阿城區地類也較為復雜,東部屬半山區,西部屬平原區,由于落葉松適宜各類土壤生存,因此林農大多數造林都以落葉松為主,但是近幾年來,落葉松枯梢病在本地區有零星發生,但不能輕視,近些年筆者通過實地觀測密切進行研究和觀察,總結出落葉松人工林枯梢病的防治技術,現總結如下。
關鍵詞:落葉松;枯梢病
落葉松枯梢病由落葉松座球菌所引起,從幼苗、幼樹至大樹的當年新梢都能發生,但以幼樹發病較重。新梢被害后由淺棣色變成褐紫色,梢細縊并流出樹脂。病梢頂端下垂成彎鉤狀病葉成褐色,枯黃,大部分脫落,只梢頂有一簇葉子不落,可保持到翌年春天。8月以后發病的,因新梢已近木質化,所以不下垂而直立,其余葉片全部脫落。二次生長的新梢也容易受害成芽枯狀。8月末至翌上6月,在枯梢上,特別是彎曲部分的枝皮上,生有小黑點。初生理,到翌年6月成熟,突破表皮,這是病菌的座囊腔。以后在頂梢療殘留的枯葉背面紫白色或彎曲的枯枝軸部,可見到近圓形的小黑點,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落葉松枯梢病的防治要從幼苗、幼樹開始,明確了幼苗、幼樹是落葉松發病的主要林齡,是防治該病的重要時期,為了防止枯梢病在本地區的發展速度,通過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控制或減輕落葉松枯梢病的發生和轉播。
1 對幼苗進行噴藥防治:在幼苗期可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鋅、多菌靈、百菌清等藥物進行噴灑防治,用藥量按藥的說明進行配制,每半月噴灑一次。
2 對發病的幼樹進行剪除病梢的防治處理,集中銷毀,防治病源的傳播。
3 落葉松枯梢病多發生于迎風雨或易受風害的地方。應晝避免在這樣的林地營造落葉松林木,以免影響樹木生長。
4 營林防治措施是防治落葉松枯梢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營造大面積落葉松純林,是落葉松枯梢病流行的原因之一。選育優良樹種,營造混交林,如落葉松與楊樹、柳樹、樺樹等闊葉混交和其他針葉樹種如:樟子松、云杉(紅白等均可)混交,能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對防治落葉松枯梢病是一種有效的技術措施。
5 檢疫措施:植物檢疫工作涉及到外貿、郵電、運輸、旅游、商業、海關、司法、教學、科研等有關部門,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配合是搞好植物檢疫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經營苗木生產以個體戶占多數,流動量大,不好管理,有的明知苗木有問題,逃避檢疫。為了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傳播,應加強對造林綠化林木的管理工作,在造林綠化期間,請有關部門協調工作,地區之間要相互聯系,聯合檢疫。為了有效控制落葉松枯梢病的發生,必須嚴把檢疫關。一是嚴格控制源頭,強化產地檢疫工作。對苗木來源嚴把質量關,進行現地檢驗檢查,對于檢疫合格的,出具檢疫合格報告單,對于不合格的一律不許出莆。發病區調運的苗木、接穗要進行嚴格檢疫。苗木造林綠化前應嚴格檢疫,發現病苗及時剪掉發病梢部,清除病弱苗木,確保苗木質量,方可造林綠化。各級林業部門要充分認識苗木檢疫工作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意義。根據國家、省、市各級部門的要求,我們要加大苗木檢疫的查處力度,嚴格執法,不斷提高檢疫執法的質量。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手段對檢疫執法依據的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充分認識苗木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各國有林場和林業站要動員苗圃管理人員、造林戶積極配合,全力做好苗木檢疫工作。二是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做到嚴格執法、文明執法、紀律嚴明的林業植物檢疫、苗木檢疫執法隊伍。控制落葉松枯梢病的發生與蔓延,為保護環境和新時期的林業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