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年盛
摘 要:跨欄跑是田徑運動中技術性很強、動作較復雜、強調全身協調配合的項目。其不僅對速度、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而且還要求練習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跨欄跑;恐懼心理;加強訓練
對欄的恐懼是學生中最為常見的現象,經常有一些學生,尤其是女生這種現象更加突出,課堂上常常出現躲躲閃閃盡可能逃避練習,或者是以充足的信心去助跑,跑至欄前時卻用手推欄或繞過欄去。盡管教師反復講解技術要領,鼓勵他們大膽練習,但收效卻不大,有時在教師強迫之下練習,往往還會出現跨欄起跳后坐在欄上等危險動作,甚至發生傷害事故。雖然出現這種現象的只是極個別同學,但它往往會給學生心理帶來一些惡性的刺激,對全班同學的情緒的影響是很大的,給教學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下面對學生在跨欄跑中產生恐懼心理的產生原因進行分析。
1 恐懼心理是指學生在實際訓練中遇到危險或回想經歷過的危險是產生的消極情緒。產生恐懼心理時,機體內部表現為血液循環和心跳頻率加快,呼吸急促,外部表現為面色蒼白、多汗、肌肉感覺失調,動作技術突然遺忘,動作變形,反應速度減慢等。 由于跨欄是在運動中跨躍障礙技術性較強,兼有跑跳結合的技術特點,所以需要參加者在付出較大體力的同時,還需要承受較大的心理負擔,心理與生理的這種雙重負擔,無形中加大了作為普通系學生掌握該項技術的難度,更重要的是欄是一種具有一定高度的障礙,對于從未接觸過欄而且體能并不好的普通系的同學的確很容易引起心理上一系列的變化。實際上這也是十分正常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認識這種現象是欄這種障礙物作為一種刺激引起學生心理上強烈的外抑制,進而產生不利于運動順利進行的消極情緒--恐懼。在跨欄跑運動中產生恐懼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由欄架的因素產生??鐧谂苁菐д系K的短跑運動,男子110米欄的欄架高度為106.7cm,女子100米欄的欄架高度為84 cm, 男女400欄的欄架高分別是91.4cm和76.2cm,學生技術水平不高,一看到欄架就產生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對能否安全過欄產生心理壓力,恐懼心理隨之產生。
1.2 跨欄跑的運動技術較復雜。在技術上要求速度快、有力量、髖關節靈活,中樞神經系統要求高度興奮與敏捷,是一項難度很高的運動,對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由于學生掌握技術有一定的難度,比較容易產生恐懼心理。
1.3 意志品質差。人的心理過程包括認知、情感、意志三個方面。所謂意志是在認識的基礎上,在情感的激勵下,為達到預定的目的,克服困難,自覺實現其目的的心理活動。學生對學習跨欄跑的意義認識不足,對跨欄跑缺乏學習激情,在行為上就不可能去克服困難,這種困難包括掌握跨欄跑技術,克服恐懼心理等。
1.4 教學安排影響。對學生在初期教學前后對欄的恐懼心理變化調查表明,經過第一階段的教學,大部分學生克服了對欄的恐懼感。但是,跨欄跑第一輪次的教學在消除學生恐懼心理方面并不十分理想,仍有部分學生對跨欄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恐懼感。
1.5 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跨欄跑成績優良者和成績差者與對欄的恐懼心態有關聯。良好的心理狀態可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技術、技能的掌握。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與學習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學習上的良性循環,然而如果具有不良的心理狀態,則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從而影響技術、技能的掌握,使學習成績下降,這種相互作用會導致學習上的惡性循環,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克服恐懼感,從而達到良性的循環。
2 心理訓練的作用
2.1 促進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品質的完善
心理訓練可以培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精確的運動感覺,敏銳的思維,良好的注意力穩定性與迅速轉移能力以及穩定活動的情緒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2.2 促進運動員個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發展
心理訓練可以對運動員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可以發展其臨強不懼,沉重冷靜的獨特風格和運動訓練所需的特殊能力。
2.3 促進參加訓練和比賽的適宜心理狀態形成
心理訓練可激發運動員具有正確動機和強烈求戰欲望,建立必勝信念同時提高運動員的自我控制能力及時消除心理障礙及由此帶來的行為障礙,使其心理狀態適應訓練和比賽的要求,為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戰術效果及獲得最佳競技狀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3 訓練和比賽中心理訓練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3.1 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原則
3.1.1 自覺積極性原則
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效果首先取決于運動員的自覺積極性.因為任何心理訓練手段的掌握和運用,都不可能脫離人的主觀態度而起作用,如果沒有對心理訓練的自覺積極態度,被動地接受心理訓練,就失去了內部動力。
3.1.2 循序漸進與重復性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對運動員實施的心理訓練任務,內容,方法和要求,應由易到難逐步提高,使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重復性原則,是指心理訓練要反復進行,反復實踐,使運動員的心理品質在反復進行和實踐中得到發展和提高。任何一種心理品質的形成,改善和提高都是運動員在長期實踐中重復進行而獲得的。況且有些心理訓練的手段也不是輕而易舉所能掌握的,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對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必須經過長期的重復訓練和實踐才能奏效。
3.1.3 個別對待的原則
心理訓練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就是既要注意心理訓練的共同規律,采用一般的方法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同時更要因人因事而異,采用特殊的方法,實行個別對待。如果不考慮人的心理差異,任何一種教育訓練的方法和手段都不可能得到應有的效果,都不能把每一個人潛在的可能性和個性的潛力充分地發揮和利用。實踐證明,盡管心理訓練有其基本的策略,方法,技術與手段,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不存在著一個適用于任何運動員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統一的模式,必須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具體分析,精心設計,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3.2 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時注意事項
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對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前輩運動員的優秀成績、輝煌的歷史和難忘的教訓是對運動員進行思想教育的最好的教材,這樣的素材可激發運動員熱愛集體維護榮譽、不怕困難、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教練員在平時訓練中應根據自身項目的特點合理地運用心理訓練方法,而不能生搬硬套其它項目的心理訓練方法;教練員應清楚了解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個性心理特征,從而制定出不同的心理訓練方法,作到因材施教;訓練中教練員應多給運動員一些激勵和鼓勵,這對培養他們的興趣、自信等心理品質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訓練中應著重強調運動員心理技能的增強而不能只限于心理障礙的克服;教練員應更多地采用現代化的科學儀器設備增強運動員心理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4 結束語
在跨欄運動中,產生恐懼心理是很正常的,該項目的器材特點,技術難度等都是產生恐懼心理的重要因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要根據實際情況因人而異,有效地預防和及時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切勿粗心大意,漠然置之,以防積重難返,覆水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