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良華
施工企業區域多項目管理模式創新,能有效控制各項目技術成本、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從而最大限度地“擠”出效益來。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的關鍵是要轉變發展方式,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環節是創新管理模式。
近年來,中國中鐵五局六公司在企業發展戰略引領下,企業經營規模逐漸擴張,構成了“鋪架、制梁、城軌、土建”四大業務板塊,其中,城軌板塊在經歷了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的模式后,效率和效益得到了充分體現,并給其他三大板塊發展提供了較為成熟的管理模式借鑒。結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為了進一步推進發展,我公司及時對城軌板塊管理模式展開了全面調研,覓差距,找對策,力求更加科學合理,以期進一步提升板塊的綜合管理水平,借此全面推動公司其他三個板塊和諧發展。
科學發展呼喚管理模式創新
中鐵五局六公司城軌板塊工程主要分布在華東的上海、西南的成都、東北的沈陽和華南的深圳等四個區域,除一直固守陣地的上海地鐵外,之前還承建并完成了南京和廣州地鐵。近七年來城軌板塊共承擔工程總量超過20億元,現共有在建任務10.11億元,今年計劃完成5.88億元任務,占公司全年21億目標計劃的28%,可以說在六公司目標值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已成為六公司現階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六公司城軌板塊起步于2002年12月的上海明珠線二期軌道工程。在后來的項目管理過程中,面對區域工程項目的逐年增加,而各類資源也日漸緊張,管理開始呈現出復雜化,如何調配和統籌好各項目施工生產,當時成為六公司領導層一個重要的思考課題。但在實際管理操作過程中,精明的上海分公司管理層充分利用當時全局正在推行的項目管理扁平化、精細化這個平臺,通過對城市軌道發展趨勢和項目近年來呈現出的特點分析,準確地洞察到了各項目施工中諸如管理、技術、資源等均存在著共同點和相通之處的特點,在統一思想后,隨即在工作中加以巧妙的結合運用。其間,分公司充分利用既有資源,深入挖掘潛在力量,優化人力、技術、設備等資源配置,采取各項目資源共享的方式組織施工,極大地緩解了當時項目彼此間都存在著資源緊張的矛盾,收到了顯而易見的效果。如:在2007年施工生產高峰期時,面對同一地區有5個項目同時施工的局面,這種資源共享、充滿靈活性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發揮,為各項目工程任務的順利完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相關資料證明,上海分公司5個項目中就有4個項目實際完成利潤都超原目標利潤5%以上,個個項目都實現了贏利,并且還為公司在地鐵施工方面培養出了大批技術和管理型人才,在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為六公司近年的持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為六公司在項目管理模式上的改革作出了有益嘗試和突破,為目前正在組建施工的華南區域深圳地鐵提供了一整套較為成熟的科學管理模式。
管理創新必須堅持科學發展
從對城軌板塊周密翔實的調研中發現,上海地鐵這種在區域內多項目統一管理模式的產生和運用,為公司在推動區域項目管理、提升項目效益上提供了有益借鑒,有利于推動六公司其他三大板塊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它的好處在于:
機構運轉效能提升。城軌板塊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對區域所有項目的統一管理,能集中精力對各項目間的人財物進行集中管理,統一協調,且能對同一地區同一業主和當地各類管理機構統一應對,避免了重復配置管理人員、重復設置部門、重復公關等多重浪費。
設備資源充分利用。新的管理模式對各項目資源需求進行合理調配,既能減少機械設備和物資周轉材料需求的數量,又提高了他們的使用率,能集整個區域的資源確保工期緊張的項目資源優先,提高項目的搶工期能力,最終保證每個項目工期目標按期實現。
人力資源充分發揮。新的管理模式能針對各項目之間工期和施工生產高峰期,充分利用時間差,有側重點地調配部分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穿插于各項目間進行技術指導、交流和幫助,使片區中有限的人力資源得到了最大共享。
經濟效益較大提高。新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各項目的技術成本、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從而合理地將效益“擠”出來。
從近年城軌板塊的發展來看,這種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模式無疑在機構、設備及資源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上都有了較大的躍升,企業效益有了明顯增長。但是,在調研中我們還是察覺到目前還存在著一定的危機感,主要是仍然缺乏超強的競爭優勢,還不能對其他進入區域市場的競爭者形成足夠的挑戰和威協。其主要差距表現在:
缺乏品牌優勢。品牌證明施工企業所建設的工程是精品、樣品,被傳媒關注,令同行肅然起敬。而板塊中的上海分公司,從2002年底涉入地鐵工程至今,歷經了從無到有、從學習到熟練、從嘗試到突破、再到持續發展的過程,用成長之快來形容也不為過。但在創精品工程、樣品工程方面還顯得經驗不足、重視不夠,缺乏幾個能叫得響當當的品牌。從近年承攬到的地鐵工程量來看,我們依靠得最多的仍然是經營策略,在品牌上并不具備明顯優勢。由于缺少品牌這個重量級砝碼,勢必將會給今后區域市場競爭帶來更多的風險和變數。
科技成果不多。地鐵工程的興建是近年來各大城市發展的必然。在加快城市地鐵發展進程中,工程建設不斷使用一些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并被廣泛應用,這本屬進步之舉,無可厚非,但它卻給各施工單位提出了挑戰,要求施工企業必須緊跟形勢發展的需要,努力實現科技創新。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實現科技創新除了能加快工程進度、創造好的經濟效益以外,還能給企業在市場中帶來良好的影響,提高企業社會美譽度。上海分公司在上海地鐵前后參建項目高達10個,據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情況看,這些項目在科技成果方面僅有4項獲得了上海市科委優秀科研成果獎,在一些大的獎項方面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這充分表明項目在對城市地鐵進行科技攻關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機制有待完善。城軌板塊施行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模式,是在當時客觀條件下誕生的,通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我們在調研中體會到,在這種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的模式下,隨著區域管理層責權利的加大,以及從項目反應出的諸如物資管理、資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來看,這種管理模式在加強人財物等監管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集成優化是管理創新關鍵

通過翔實的調研和分析,我們對城軌板塊中這種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模式再次進行了深入思考。如何讓這種管理模式更加科學合理,如何讓它產生更大的輻射作用,從而影響并帶動公司其他三個板塊共同協調發展,快速提升企業競爭能力,除了要繼續走這種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的模式外,還需對這種管理模式中的某些關鍵環節不斷進行科學優化。
首先,樹立絕對的品牌戰略意識。城市地鐵在我國雖然起步晚,但其發展速度已勢不可擋,發展規模也是一些國家所無法比擬的,而且市場前景廣闊。從去年年底國家重新調整出臺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來看,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將以北京、上海、廣州、鄭州、武漢、西安、重慶、成都等城市軌道交通樞紐為重點。作為在六公司四大板塊中具有引領作用的城軌板塊,面對這種形勢,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競爭優勢。具體而言,就是首先要實行品牌戰略,要堅決做到建一個工程樹一個品牌,要用品牌這個亮點去吸引業主、市民、參觀者和廣大媒體的眼球,充分利用他們的聲音擴大對品牌的影響力。
其次,具備充分的地鐵施工技術優勢。地鐵施工具有工期短、科技含量大、質量標準高、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新等特點。我們在近年來的地鐵施工中已深有體會,可以說掌握一些關鍵和核心技術是城軌板塊競爭的硬實力,缺乏這種硬實力優勢,施工企業就缺乏市場競爭的底氣。目前,在提升地鐵施工技術水平和施工能力方面,我們還需要繼續攻關和積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施工中應正視優秀同行所取得的成績,虛心學習同行的先進技術成果,抓好新技術的開發運用,努力掌握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要在行業某些特定領域里具備超人一等的實力,爭取做到在項目上別人做不了的我們能做;別人能做的我們做得更好;別人能做好的我們能做得更快、更省。靠超強的技術優勢贏得市場。
其三,大力發揮項目文化影響力作用。城市地鐵施工不同于其他施工領域,其最大特點是要融入城市文化,用自己的不同凡響為城市文化增添風采,這種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給施工企業帶來軟實力,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在近年來的城市地鐵建設中,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必須注意的是,在加強項目文化建設上我們不能僅停留在“企業徽標、服裝、設置宣傳欄、工地宣傳、標語、口號”以及反映企業視覺形象等形式上,還要對員工言行進行規范,樹立誠信形象,形成良好的項目團隊精神;要把強化項目管理、創精品、爭一流的基礎性工作,融合到項目管理的全過程,融入到項目安全、質量、工期、成本控制和合同、生產要素、信息管理及內外部組織協調的全過程,融入到每一個員工的思想和行動中,真正把項目文化建設看成是對外展示企業愿景、價值觀的又一個品牌,讓經營開發工作嘗到項目文化給其帶來的真正魅力。
其四,進一步強化項目監管機制。一是加強區域項目領導,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位。項目一開始就要讓各項目管理者在頭腦中形成“上面一根針,下面千條線”的思維定勢,這樣才有利于更好地統一指揮。二是加強區域各項目間的相互協調。要經常引導各項目管理層樹立大局意識,項目在對人、財、物的使用上,要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做到合理調配,將現場項目管理者眼光放到區域利益和整個板塊利益上來。三是嚴格責任追究。項目在責權利明顯增大的同時,作為區域管理層尤其要注重資金流向和使用管理、現場物資供給和發放管理,對各項目要實行嚴格管控。同時,一定要對資金和材料的管理工作實行定期核查,發現問題及時按性量責、獎罰分明,堅決杜絕不良行為。否則,一些隱性問題將會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大,等區域中單個項目完工后才發現一些棘手的問題,無疑將給問題的處理造成相當大的難度,從而也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當前,我們通過對公司城軌板塊區域多項目統一管理模式的全面診斷和梳理,并對這種管理模式不斷進行優化,使具有旗幟作用的城軌板塊管理模式從質上得到進一步提升,它將為六公司其他三大板塊做強做大奠定有力的基礎。
(作者系中國中鐵五局六公司總經理)
(以上圖片均由蔣方槐提供)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