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平
【摘 要】結合職業學校教學和課程體系改革,我們學校在維修電工的技能方面按學期分階段訓練,進行了新得嘗試,取得了很好成績。
【關鍵詞】維修電工 三階段訓練 探索
一、訓練教學分析
根據《維修電工技能訓練》的課程要求,我校將學生的實習分成基本模塊實習與專業模塊實習兩部分。本文要闡述的主要是基本模塊實習,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新生。基本模塊的內容包括觸電急救、登桿訓練、導線焊接、導線連接、三表使用、照明電路。這些內容是我校多年來根據學生后續課程所需及實際工作需要從教材中提煉出來的。要上好基本模塊實習課程,首先必須了解學生、鉆研教材和研究教法。
學生大多對理論學習缺乏興趣,但對技術技能卻有強烈的求知欲。因此,一定要讓他們動手。我校的維修電工基本模塊每周是10課時,每個模塊進行2-3周時間即20-30課時。在第一學期,我將維修電工基本模塊的課時安排如表1。在課時安排中,大多數是實訓時間。這突出了技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即以能力為本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

從上表中看出,理論要點及安全注意事項也占用了一些課時。雖然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但理論指導實踐,因此,閱讀教材這一環節是非常必要的。如“登桿”的步驟,教材非常明確地指出上桿時先邁右腳,下桿時先邁左腳。這樣的內容必須通過閱讀教材來加深印象,從而指導實際的動作。又如“三表使用”模塊中,學生除了學會如何使用三表外,還要學會在使用中如何保護好三表。因此,關于三表使用的注意事項學生也必須通過閱讀教材來掌握,再通過實訓養成良好的用表習慣。通過理論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學生練習”這一環節,要以“玩”的方式開展教學,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導線焊接”模塊中,可展示歷屆學生的作品,如三角棱、立體五角星等;在“導線連接”模塊中,可展示立體梯子等。這樣,使學生帶著興趣學習,熟練使用電烙鐵、剝線鉗等工具制作更優秀的作品,從而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單元考試”,即各模塊學習結束后的考試環節。技校學生中部分惰性強的學生即使在實操課程中也懶于動手操作。通過“單元考試”環節的硬性要求,學生不得不動手完成規定的要求,從而逐漸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
在所有模塊學習完后,在學期末,要進行總結性考試。考試模式是維修電工IC卡考試模式,包括理論考試和實操考試。理論考試,教師根據本學期各模塊學習中教材的重、難點內容,明確給出范圍,使學生對本學期模塊的理論知識重點更為明確,采用口試的方式;實操考試,主要考核三表使用、照明電路、觸電急救。當然,教學計劃必須根據實際課時、教學器具、教學場地及天氣情況等做出相應的變動。
二、結構分析
1.維修電工技能“三階段訓練法”共設置了八個母模塊,二十六個項目,其訓練內容緊緊抓住維修電工的技能要點,包括了歷年來等級技能鑒定的各知識點與技能點,每個項目均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既有基本技能的訓練強化,又有綜合技能的訓練提高,構建了一個科學合理的技能訓練體系。
2.該方法分階段設置,備階段在安排內容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并緊密結合教學計劃,充分考慮理論知識的教學進度和相應學科的授課時間。符合職業學校的教學規律。
3.在測評技能訓練成績時,模擬國家技能鑒定中心的考試方法,試題難易程度相對穩定,每一階段可選擇的測評課題均在兩個以上。
4.維修電工技能“三階段訓練法”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充分考慮了以下三點:(1)要求學生畢業前達到國家技能鑒定中心的中級維修電工的標準。(2)滿足本地區用人單位對維修電工專業畢業生提出的知識技能要求。(3)為該專業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三、實踐后經驗總結
經過近五年的實踐,我們認為維修電工技能“三階段訓練法”主要有以下優點:
1.激發了學生學專業知識的興趣。以往,一年級學生在上專業基礎課時,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所學知識得不到運用,學生對專業知識興趣不濃,理解不深。而當開始上技能訓練課時,要用到的理論知識又已淡忘,訓練效果不甚理想。“三階段訓練法”是一種貫穿始終的方法。學生一進校,就既學理論知識,又學操作技能,理論與實踐始終密切結合,相互促進。在每個階段中,我們都設置了兩類項目,一類是基本技能,另一類是產品或者服務。例如第一階段,1、2、3、7、8、9等項目屬基本技能。5、6等項目屬服務,9、10、11等項目屬產品,當學生練習基本技能感到枯燥的時候,教師就讓他們練習產品或者服務項目。由于產品或者服務是一種看得見的輸出,能給予學生成就感,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激發,學習勁頭更足。在技能訓練的同時,對理論知識的求知欲相應加強,學習效果比較理想。
2.技能鑒定成績穩步提高。“三階段訓練法”在起始階段就注重專業基本功的訓練,安排了足夠多的時間練習基本操作技能,改變了以往為考試而練的模式,克服了因基本功不熟練使成績波動大的弊端。從夯實基礎抓起,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有序的技能訓練,使技能鑒定成績在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提高。
3.有利于專業系列化設置,增強了專業適應面。“三階段訓練法”吸取了模塊教學模式的優點,在專業大框架不變的前提下,教學機制靈活,易于開展專業系列化設置。同時,維修電工專業可以向電子、電氣儀表、機電一體化等專業延伸。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三個階段的前二個階段可以基本不變,后一個階段根據具體的培養目標作相應調整。除此外,電工專業本身也可根據畢業后的就業趨向靈活調整:如變成內外線電工、高低配值班電工。
4.培養的學生專業素質全面、適應面廣。“三階段訓練法”包含的內容廣泛,涉及到的知識點多,對操作技能要求全面、具體。這就保證了學生在接受這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專業上的潛力得到全面開發,專業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扎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操作技巧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從而拓寬了學生畢業時的擇業范圍,增強了其對不同工種的適應能力,也適應了快速發展的企業、工廠對電工在技術和能力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