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波
[中圖分類號]F83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5-0167-01
為進一步了解個人外匯管理政策執行效果及銀行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促進銀行個人外匯業務合規經營。國家外匯管理局齊齊哈爾市中心支局在對個人外匯業務專項檢查中了解到,銀行個人結匯業務辦理情況不容樂觀,個人結匯業務亟待進一步規范。
一、個人結匯業務辦理中存在的問題
1留存憑證保存形式不統一?!秱€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銀行為個人辦理結售匯業務時,應通過個人結售匯系統打印“結匯/購匯通知單”,作為會計憑證留存備查。在實際辦理業務中,有的銀行能夠按要求在會計傳票后附上結匯通知單及結匯本人身份證明復印件,而有些銀行會計傳票后只附身份證明復印件,將結匯通知單單獨保管。尤其是外匯業務開展較少,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的營業網點,此類情況比較突出。
2“個人結售匯系統”錄入要素不準確。由于責任心不強、缺乏有效的復核監督機制,銀行在“個人結售匯系統”中對“結匯資金屬性”填寫隨意性較大,并存在身份證號碼多錄或少錄、幣種錯誤等問題,導致“個人結售匯系統”統計數據欠準確。
3銀行為個人辦理結匯業務違規操作。一是個人結匯數據漏錄人“個人結售匯系統”。二是年度內沒有向當地外匯局申報將漏錄人信息補錄到“個人結售匯系統”。導致系統數據統計失真,無法實時監控個人結匯超限額情況。
二、原因分析
1銀行辦理結匯業務的網點多而分散,經辦人員對外匯政策了解、掌握不夠。我市各外匯指定銀行個人購匯業務都集中在市行辦理,個人結匯業務銀行網點多而分散。由于部分網點人員更換頻繁,有些銀行缺乏有效的監督復核機制,甚至認為“個人結售匯系統”的設立,為銀行日常處理業務多設了一道程序,導致工作不認真、責任心不強,風險防范意識淡薄。
2一些基層網點由于外匯業務不經常發生,因此對外匯業務重視不夠,客戶前來辦業務時不知如何辦理,只能臨時查看有關資料和向其他行請教,導致業務環節不清楚。
3機制不健全,培訓不到位。目前各外匯指定銀行省級分行雖多次舉辦國際業務培訓,大多是市(地)分行人員參加,而一些市(地)分行由于管理機制不順暢,導致培訓精神不能及時貫徹到基層網點,加之基層經辦員自身學習不夠,致使其對外匯政策知識了解匱乏,外匯業務操作生疏。
4“個人結售匯系統”查詢功能不完善,非現場監管難以有效開展。目前“個人結售匯系統”提供的監管功能不支持對轄區一定時間段內所有個人結售匯業務流水的查詢。外匯局難以掌握轄區個人結售匯業務的全貌,事后核查工作僅限于對單筆大額結售匯業務的核查,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個人結售匯監管工作的有效深入開展。
三、相關建議
1完善《銀行外匯業務監督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強對銀行外匯業務合規性檢查和業務質量評級工作,將個人結售匯業務辦理的合規性和系統數據錄入的準確性納入對銀行的日常監管考核,督促銀行明確職責,減少乃至杜絕個人結售匯業務中違規行為,提高個人結售匯系統的數據質量。
2銀行應加強和完善符合自身結售匯業務特點的風險監控制度,加強內控制度執行情況檢查,并與其目標績效工資掛鉤,從嚴考核相關人員的業務操作。
3建議總局盡快對“個人結售匯系統”進行升級,一是將“個人結售匯系統”與銀行業務系統對接,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銀行手工錄入的錯誤信息,杜絕漏錄人情況發生,還能實時監控個人結匯超限額情況,實現對資金流動的雙向監測。二是在個人結售匯系統中增設報表統計分析功能,使之能夠根據不同的管理要求來進行查詢和匯總。三是完善累計結匯金額預警和銀行結匯流水查詢監管功能,將非現場監管從單筆大額結匯監管擴大到對每筆超限額結匯業務的監管及對全部結匯流水的篩選、分析,確保非現場監管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4進一步加強對銀行的政策宣傳和培訓力度,可采取電視電話視頻培訓方式,將視頻培訓輻射到基層網點,增強外匯指定銀行正確執行政策的自覺性,提高銀行代位監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