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美國經濟開始出現衰退跡象以來,美國雜志出版業便壞消息不斷。幾乎所有的雜志出版公司或者有雜志出版業務的公司都無一例外地受到沉重的打擊。尤其是賴以生存的廣告收入大幅度縮水,使得不少雜志??耐??、裁員的裁員、重組的重組,再加上互聯網上免費內容的沖擊,美國雜志出版業更是雪上加霜,一片慘淡景象。
每一本雜志就像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有著一段不可復制的人生故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近來在美國已經??图磳⑼?碾s志吧,感受一下美國出版業在市場經濟下的生存壓力,和他們別樣的魅力。
停刊雜志:《Nickelodeon》
存活期:1993年6月-2009年12月
雜志概況:《Nickelodeon》是媒體大亨Viacom(維亞康)旗下面對兒童的雜志,雜志內容包括幽默故事、訪談、兒童菜譜,漫畫連載及其他豐富多彩的百科知識,是最早的兒童類雜志之一,已經有16年的歷史。
根據BPA(Publishers Information Bureau)的統計,《Nickelodeon》的發行量從2007年12月的110萬銳減到2008年同期的75萬,2008年的廣告頁數也減少了26.9%。面對這樣的生存困境,今年6月,公司宣布將于今年年底停刊。同時停刊的還有《Nick Jr》.和《Nickelodeon Comics》,其中的30名員工在完成最后幾期的工作后將離職。
??s志:《Portfolio》
存活期:2007年5月-2009年4月
雜志概況:《Portfolio》是著名出版公司CondéNast出品的商業雜志,在市場上和老牌商業報刊《Business Week》、《Forbes》以及《The Wall Street Journal》競爭。這本經過兩年多醞釀的上億美元的雜志寶貝,除了覆蓋商業領域的內容外,還涉及時尚及生活類的內容,從而擴大了廣告業務的范疇。不過,該雜志生不逢時,正趕上美國經濟衰退。況且,好點子不一定有市場。面對幾乎飽和的商業類報刊市場,《Portfolio》難以找到目標讀者群。沒有清晰的目標讀者群,就沒有廣告商愿意投放廣告。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到4月的雜志廣告頁數減少了61%,估計是雜志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本。廣告收入的大幅度縮水以及高額的人力資源成本使得公司終于作出停刊的決定。85名員工被解雇,其中包括主編及出版人。
停刊雜志:《Blender》
存活期:2001年-2009年4月
雜志概況:《Blender》是一本音樂類雜志。雜志內容包括最新唱片、歌手以及歌曲的榜單。他們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還同時發布最暢銷和最不暢銷的歌曲列表。此外,每期雜志還針對某位藝人的所有音樂唱片給予回顧和分析。《Blender》有很多忠實的追隨者,到??瘯r一共有約77萬的訂閱讀者。但是,它的廣告收入直線下降。廣告頁數去年縮水31%,今年1月到4月,繼續縮水57%。這同去年同期的平均12%的縮水率以及今年的22%相比,顯然情況要糟糕很多。Alpha Media Group——出品《Blender》的公司,雖然曾試圖把發行量增加到100萬份,但最終還是不敵經濟衰退的影響。根據美國雜志發行量審計署(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 的報告,《Blender》在報亭的零售量減少了18%,訂閱量減少了8%。無法維系生機,只好關門了事,不過該雜志的網站blender.com將繼續運作下去,它的姐妹雜志《Maxim》也會繼續存在下去。
??s志:《Best Life》
存活期:2004年-2009年5月
雜志概況:《Best Life》是Rodale出品的一本針對男性的高端生活類雜志。2004年從雜志《Mens Health》分離出來,當時是一本只在報亭發行的季刊,后來改為每年發行10期的月刊。雜志的目標讀者群是35歲以上男性,常常以某個主題的形式出版???譬如健康與健身???、財政金融???、如何做父親的??⒁约叭穗H關系專刊等等,此外,還有時尚生活類的內容。寫作風格側重于文學性、幽默感以及深度分析。2007年和2008年該雜志連續兩年登上《Adweek》雜志暢銷榜,2008年還被提名美國“國家雜志最佳調查寫作獎”??梢哉f,《Best Life》 的業績一直不錯,它在去年下半年的發行量為53萬左右,并有上升趨勢,廣告銷量也在增加。不過,由于目前的經濟危機,廣告商不得不把有限的資本投入到少數最有影響力的雜志上,而這類雜志又實在是太多,僧多粥少,于是《Best Life》成了受害者之一,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Best Life》的廣告頁數減少了36.3%。因此,還是關門大吉。
停刊雜志:《Domino》
存活期:2005年4月-2009年3月
雜志概況:《Domino》是CondéNast 旗下一本家庭裝飾/裝修雜志。雜志內容富有生活氣息,向讀者推薦價廉物美的裝修產品,提供簡單易行的家庭裝修計劃等等。因為雜志的實用和美觀從而贏得了讀者的歡迎。2006年,該雜志被美國Ad Age評為“最佳新人”雜志。2008年,在雜志廣告銷售總體水平下降為9.4%的情況下,他們的銷量卻僅減少了4.5%,成績有目共睹。但是,隨著房產市場的崩潰、家庭裝修裝飾公司生意的冷清,家庭生活裝飾類雜志的廣告銷售一落千丈。盡管該雜志在讀者中間有著良好的口碑,廣告商的反應也比較積極,但公司并不看好未來幾年的整體經濟環境。于是,這本到目前為止還未贏利的雜志新寵就這樣黯然走下了自己的歷史舞臺。
關張的其它同類雜志還有Time Inc.的《InStyle Home》和《Cottage Living》,Martha Stewart Omnimedia的《Blueprint》,Meredith的《Country Home》, Hearst的《O at Home》以及Hachette Filipacchi Media的《Home》。
停刊雜志:《Teen》
存活期:1954 年-2008年冬
雜志概況:《Teen》是一本有著50多年出版歷史的青少年月刊,曾保持著月發行量超過200萬的記錄,而由于經濟現狀以及青少年把大量時間轉移到互聯網上的緣故,雜志的經營每況愈下。到了2008年,雜志不得不改為季刊,每期也只能賣出20萬份。該雜志的出品公司Hearst于是決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它的另一本青少年雜志《Seventeen》上。不過,《Teen》的紙質雜志每年還會出版一個年冊。Hearst還宣布停止《Cosmo Girl》的發行。《Cosmo Girl》 是一本青少年女性雜志,初創于1999年。由于廣告收入的下滑,也被迫???最后一期是2008年12月刊。
早期關張的同類雜志還有Hachette的《Elle Girl》,Time Inc. 的《Teen People》以及CondéNast的《Jane》。
??s志:《Wondertime》
存活期:2006年-2009年3月
雜志概況:《Wondertime》是Disney公司旗下的兒童雜志。該雜志有自己的網站、博客、以及其它讀者服務網站。其實,這本三歲的育兒雜志情況并不像多數雜志那樣糟糕,2008年的廣告銷量比2007年增加了20%。但是,其廣告頁數相對而言仍然不多。2009年的經濟環境遏制了雜志廣告業績的成長,據報道,去年上半年它的平均發行量還不到40萬份。雜志停刊在所難免,相應的網站、博客及其它網絡服務項目被整合到Disney的其它網站上,比如FamilyFun.com。
??s志:《PC Magazine》
存活期:1982年-2009年1月
雜志概況:《PC Magazine》,Ziff Davis公司旗下的計算機雜志, 從開始的雙周刊變成后來的月刊,又變成現在的純數字版。雜志向廣告商承諾的發行量從70萬變成60萬。廣告銷量繼2007年縮水32.4%之后,2008年上半年又銳減35.8%。如此難看的數字讓公司開始懷疑這本有著27年歷史的著名計算機紙質雜志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全盤搬上了互聯網。
由于越來越多的電子游戲迷熱衷于從網上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Ziff Davis的另外一本基于微軟操作系統的電子游戲雜志《Games for Windows》也遭到同樣的命運。這本創刊于2006年的雜志在2008年出完4、5月合刊后就只有網絡版在繼續運作了。
作者簡介:李青,現就讀于美國佩斯大學的出版碩士專業。吉林大學電信工程系工程專業學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信息管理碩士。曾擔任中國電信集團旗下的中國電信網站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