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舜
近期,中國的股市和樓市飆升,泡沫涌現,也削弱了實體經濟的回暖基礎,令人對中國經濟前景缺乏樂觀預期。不容否認,中國的股市和樓市的確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這不應妨礙我們理性判斷中國經濟的走勢。與一些看衰中國經濟前景的人不同,筆者想講講自己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十個理由。
首先,當前討論最激烈的對中國樓市和股市的前景之爭,其實就是對中國經濟前景之爭。中國經濟自去年底開始觸底回升,率先在全球經濟危機中突圍。中國經濟GDP總量在今年底至明年第二季度之間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些標志性的事件本身就反映了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新的地位,我們不必妄自菲薄。
其次,中國資產泡沫論是無稽之談。如果目前的經濟復蘇在下半年得到確立并在2010年進入新的景氣周期的話,那么收緊貨幣供應自然是必要的。所以短期內維持流動性整體寬松有其必要性,當然這可能有一定代價:即資產價格的局部快速上漲。
第三,中國宏觀貨幣政策的調整時機和力度得當。鑒于外部需求還比較疲弱,世界主要經濟體回暖趨勢尚有不確定性之前,在確保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為首要政策目標的前提下,中央政府會保持宏觀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如果有調整也是微調,緊縮力度和過去兩年的力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整體經濟體系的流動性寬松的局面并不會在短期改變。
第四,中國經濟的任何重要異常變動都在嚴格監管之下。今年下半年,監管者會用窗口指導等更嚴格監察貸款流向和速度。銀行也做好了信貸增長自然大幅放緩的準備。這種放緩也是由于年末還貸增加,以及下半年票據到期、新項目秋天以后動工基本暫停等季節因素造成的。
第五,在股市上,雖然有許多概念股或題材股完全是投機,但還是有眾多藍籌股票目前的價格是合理的。大多投資者太注重短線走勢,總想低處更低,高處更高。事實上,成熟的投資者是不理會“牛市不言頂,熊市不言底”的說法的。
第六,在樓市上,健康發展與維持穩定已是共識。在一線城市,絕對價格以及相對價格和世界上比都算貴了,但是北京、上海等一線樓市受投資驅動因素影響,資產價格中長期很難會朝下行發展。從民生角度看,香港在樓市方面給內地的絕對不是經驗,而只是教訓。我們的政府更應借鑒新加坡的經驗,大量建設經濟適用房去確保滿足廣大中低收入百姓的住房需求。當房地產行業變得太重要時,會窒息實業的發展,而且會造成寡頭經濟。我們政府的4萬億投資中的項目反映了有益于民眾的政策趨向。
第七,當前的資產價格快速上升不是中國特有的“經濟怪象”,在亞洲以及不少新興市場都出現。在中國香港,在新加坡,房地產成交量以及價格快速回暖都在逼近了2007年高位,回暖速度比北京、上海還快。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越來越多人相信,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能相對脫離歐美成熟經濟體率先復蘇!因此,全球的流動性在流向新興市場。和中國一樣,在房地產行業,高端市場拉動著價格的上升,因為貧富差距在亞洲整體在拉大。
第八,不必過度擔憂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在中國,地方政府也不是獨立于中央政府的,雖然這一輪某些省份的地方投資的確存在超出了自身財政能力的現象,但在相對封閉的系統內,最終很可能是發國債解決,而目前相對來說中國政府的債務比例大幅低于不少發達國家。
第九,中國銀行業基本面依舊保持健康。中國銀行業的穩定將保障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中國的很多企業、個人、政府和銀行這幾年都沒有過度的杠桿,所以基本沒有過度舉債問題。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銀行抵御不良貸款壓力的能力是許多國家甚至國際大型銀行都難以相比的。因此當很壞情況出現時,最多我們上市的很多銀行盈利會暫時倒退,但不會有凈資產損失。
第十,以中國經濟增長為核心內容的第二輪經濟全球化在21世紀的前期已經起航。這個新的浪潮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參與其中。他們的才智、勇氣和意志會成為新的力量繼續推動中國經濟走強。對此,筆者充滿信心,毫不懷疑?!ㄗ髡呤悄Ω笸ㄣy行研究部資深副總裁。)
環球時報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