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清
小軍打來電話,告知丹徒四位書畫家要聯辦一個書畫展覽,讓我給寫一篇評介文字。我說我屬于“也寫文章也寫字,不開風氣不為師”那一路的,不一定合適。小軍說不礙事的,謙了半天,也就只好應承下來,好在他們四位書畫家都印了折頁,翻翻寫寫,好像在點折子戲,想看哪出看哪出,倒也有趣。
丹徒四位書畫家黃河圖、卞美崗、王小軍、張勝冬,都是老熟人,經常碰面的,這次他們四人約在一起辦展覽,也是緣分不淺,而且展覽名字也起得很雅致,叫“水墨心緣”。聚在一起就是緣分,佛家有句話叫“并世就是緣分,相識即應歡喜”。他們四人都是丹徒人,都是書畫家,不僅并世,而且是舊時相識,這緣分深了去了。
四人當中,河圖、勝冬是書法家,小軍、美崗是山水畫家,在書畫界都是知名人物。河圖擅行草、隸書諸體,隸書寬博大氣,溫柔敦厚,常于結字中見匠心,行草書若游龍,用筆厚實,極盡變化。勝冬早年學米南宮,近年一轉,專攻何子貞,竟得神似,隸書亦頗可觀,朗潤如月,清心若蘭,此真知隸書者也。其印在折頁上的創作感言道出了他的心聲:“正因為喜歡書法,數十年難以割舍……直到今天仍覺得是在起點,所以我要堅持,我要努力。”我們都是邊問路邊趕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美崗長于山水畫,且多從風景寫生中來,《生當胡楊》令我憶起舊游的大漠孤煙,遙遠的輪臺故地;《寶堰老街》一派祥和安逸,兒時的老屋一直延伸到夢里頭,點點的春消息以及濃濃的故園情,映照出畫家想家的心事。《月色檸檬》與其說是一幅好畫,不如說是一首老歌,“月兒像檸檬,淡淡地掛天空”,淡淡的檸檬月,照見如畫的江南,這輩子不走了,就終老在這江南的如夢的水鄉吧。
最后說說小軍的畫。展覽前夕,小軍又來電,命我給他的折頁題個簽,我聞言連呼不可不可,壓不住的,應該找個名家來題,這樣才有身份,小軍不依,我便又多饒了一份活。
小軍亦研習山水畫多年,筆墨傳承王蒙、黃公望等元人骨法用筆,復參以清人龔賢積墨法,以期渾厚華滋,在構圖及色彩經營方面,更融入現代審美觀念,故而畫作給人以既古又新,既傳統又現代的視覺享受。有次在小軍的畫室小坐,墻上掛滿了他新近創作的一批山水畫,滿紙煙嵐,生氣流動,便歡喜得不行,又不好意思向他討要,便一直在心里記掛著。
丹徒為文化名區,才人代出,實乃得江山之助,極天地造化者也。丹徒四人書畫展便是一個精彩的團隊亮相,當人們還沉醉在他們營造的藝術情境之中時,他們又出發了,且漸行漸遠的背影是如此地令人神往。承小軍厚我,囑寫評論,自知力不能逮,拉雜成篇,聊以塞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