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芳 王桂花
摘要:本文主要就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及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進行論述。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關鍵環節
在建筑實體中,鋼筋混凝土是最重要的承重結構,是保證結構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下面把在施工中積累的一寫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1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灰比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配置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比低標號水泥配置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泥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應該用增大混凝土和易性來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
所以,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重要環節。
2 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
混凝土質量控制包括兩個基本內容:第一,使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的質量標準。第二,在滿足設計要求的質量指標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這兩條要求實際上是盡量降低成本,這兩條要求實際上是盡量降低混凝土的標準差。混凝土的強度有一定離散性,這是客觀的,但通過科學管理可以控制其達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標準差能反映施工單位的實際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標準差越小。可以說,混凝土質量控制實質上是標準差的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設計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實驗室通過實驗確定,必須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只有材料達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格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進行,達到設計和施工驗收標準。
加強材料管理,混凝土材料的變異將影響混凝土強度,嚴禁不合格的材料進場,進場的材料必須由合格證,并送到實驗室做二次復試,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嚴格按照實驗室配制的施工配合比施工。要用重量比,做好計量,現場計量應采用電子計量或吊秤。對于泵送混凝土,每車混凝土應具有相同的坍落度,嚴禁超出設計要求,出現大的波動,這有利于控制塑性坍落,并保證混凝土的均質性。而坍落度不足時,嚴禁隨意加水,以保證混凝土組成和配比保持不變。
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澆筑環境、次序、出料高度對混凝土的組成,均質性以及早期微缺陷的形成都可能產生影響。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止。雨雪天露天澆筑混凝土,會導致混凝土的實際配比發生變化,必須避免施工;高溫、風速大的環境下澆筑混凝土或冬季施工時,必須分別采取對應的養護,防風以及保溫等防護措施。混凝土澆筑厚度對塑性坍落影響很大,厚度越大,坍落越大,也不容易振實,影響均質性。可采取分層澆筑的方法,每層厚度不超過500mm,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一層澆筑完畢。澆筑變截面結構時,塑性坍落裂縫更容易產生,應首先澆筑較深部分,靜待1-2h后,再澆筑較薄部分。為避免混凝土以及不同構件約束作用的不利影響,混凝土澆筑應分段連續進行,每段混凝土澆筑次序應由外向內對稱進行,可防止模板受力不均勻產生位移,導致應力集中。澆筑時還應注意下料高度對混凝土均質性的影響,通常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
混凝土要隨拌隨灌注,施工要有計劃性。規范中規定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不超過90min,如果把以凝固的混凝土入模,無法振搗密實,就會造成混凝土構件酥松而返工。
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振搗時應掌握好振搗程度,要適度。振搗到表面開始出現浮漿,停止出現氣泡。采用振搗棒操作時,應快插慢拔,插點均勻,不應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5cm,時間控制在15-30s。對于大面積構件可在振搗完畢后,用平板振搗器拉一遍,以保證混凝土的均質性。對于采用大坍落度混凝土或澆筑配筋較密的平面結構時,充分振搗后,難免產生離析,表層骨料實際含量不足時,可在澆筑時預先留出一定厚度,待混凝土澆筑完畢于初凝前在表面撒鋪一定數量5-15mm細石,進行二次表面振搗抹壓,可對混凝土均質性的改變進行修正。
嚴格控制現澆板混凝土施工縫的留置位置,要在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明確施工縫的留置位置及施工方法。
混凝土施工后,要及時進行養護。如果不進行養護,造成表面失水而干裂,水泥不能繼續硬化。尤其是夏季高溫有風天氣失水更快,混凝土強度一般比養護的要降低30%左右。養護方法有三種:一是用塑膜封閉養護;二是涂養詳細的護液;三是澆水或蓄水濕養護不少于7d,冬季還要做好防凍保暖工作。
進行混凝土強度的測定,每次施工都要做混凝土試塊,按照同條件養護和標準養護進行養護,按時送到實驗室進行抗壓強度的測定。
模板支模和拆模。模板支撐體系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支撐時必須保證所有的模板牢固鏈接,精確對位,并置于堅實的地面之上,模板安裝應構造緊密,不滲水,不漏漿,模板拼接時應整齊光滑,避免錯位。拆模時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并以同齡的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實驗結果作為拆模時的依據。拆模時要嚴格控制施工荷載,禁止野蠻操作,避免對混凝土造成沖擊荷載。
所有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都要有嚴格的施工管理得以實施,在工程施工前,要認真審查圖紙,做好施工組織設計,所有措施必須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整個施工過程要進行連續的監督、控制,并根據工程進度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