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石
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開始觸底,突發性的經濟下滑已經結束。如果沒有局部戰爭等意外事件的發生,中國經濟將領先各國走向復蘇,股市的震蕩筑底也就會提前到明年初結束。
在花旗銀行的股價跌破1美元那天,花旗的總市值折合人民幣約400億元,一個工商銀行(601398.SH)總市值可以折換30多個花旗銀行。現在花旗的股價雖然反彈到3美元以上,但工商銀行總市值還是高于lO個花旗!
這不僅是兩個銀行的比較,同時也是金融業兩個商業模式的比較,一個代表現代金融超市的商業模式.另一個代表傳統存貸業務的商業模式。傳統的存貸業務模式以貨幣的流動性為核心,經營存貸利率的“息口”,為實體經濟提供流動性。現代金融超市以金融產品的設計制造和銷售為核心,創造多樣化金融產品,提高金融資產流動性。工商銀行和花旗銀行的差別就好比是一場“龜兔賽跑”,比賽的結果是穩健保守的烏龜戰勝了聰明過度的兔子。
最近,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預測經濟衰退將在年終觸底,之后大型銀行的倒閉或國有化已經不會發生了。這是花旗銀行股價觸底反彈的原因之一。
在花旗銀行的盛衰過程中,我們可以借鑒什么?
首先,金融創新的方向并沒有錯,錯在金融杠桿率的使用超過了我們的風險控制能力。馬科維茨教授以投資組合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理論上突破了金融風險管理的瓶頸。但金融海嘯爆發的過程證明,至少在目前的風險管理實踐中,金融杠桿率過高所包含的風險失控問題并未真正解決。
其次,虛擬經濟不能完全脫離實體經濟。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經濟杠桿,而金融杠桿的力量必須借助于實體經濟提供的“支點”才能放大,一旦實體經濟的“支點”動搖了,金融杠桿的力量就會突然消失,甚至轉化為對金融業和實體經濟的破壞力量。
由于“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幾乎必然導致少數金融巨頭的市場壟斷,特別是在金融產品的設計越來越復雜的理財產品市場中,金融巨頭的品牌效應逐漸替代了嚴格的金融監管和認真的產品鑒別.許多客戶在無法理解這些金融產品的時候,實際上只是在挑牌子,買承諾。結果是在金融超市的貨架子上,名牌的金融“垃圾”魚龍混雜。雷曼的“迷你毒債”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
從當前的經濟形勢分析,如果把花旗銀行的死里逃生視為美國經濟衰退開始探底的標志性事件之一,2009年的寒冬就已經開始回暖了。如果美國的經濟衰退能夠在今年內結束,中國經濟的復蘇之日也即將到來。理由如下:第一,中國的金融體系并沒有受到沖擊,工商銀行的總市值N倍于花旗就是一個直接的明證;此外,宏觀調控還有空間,目前的政策組合是擴張性財政和寬松的貨幣,也就是說還能在貨幣政策上再升一級,從財政貨幣政策的“一擴一松”升級為“雙擴”組合;第三,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3個月回升.已經恢復到0.5以上,說明生產者的信心正在恢復;第四,股市房市雙雙回暖,交易量有明顯上升。價格開始觸底反彈,說明消費者的信心也在恢復;第五,國際能源和大宗原料價格暴跌,使中國制造業的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下降,這對于擴大內需政策驅動的過剩產能“出口轉內銷”至關重要。
種種跡象表明,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開始觸底,突發性的經濟下滑已經結束。在全球經濟衰退探底的過程之中,如果沒有局部戰爭等意外事件的發生,中國經濟將領先各國走向復蘇,股市的震蕩筑底也就會提前到明年初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