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正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藝制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也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象征。作為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事業單位(主要是文化館站),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意義深遠
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系到我們的民族的未來。現在,西方現代化工業文明的迅速擴散,逐漸形成強勢文化對弱勢邊緣文化的侵蝕,導致許多民族的本土文化傳統發生急劇消亡和流變。淡化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趨附都市市場文化等等都是不爭的事實。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民族珍貴的文化“基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保護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揚民族的傳統精神。
其次我國文化生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文化遺產及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由于現在我國正在由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轉型,民族民間文化也正受到一定沖擊。
再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上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它也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文化資源。
刻不容緩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利于文化生態的調整。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危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民間觀念的改變。大凡民族民間傳統文藝活動,有一定的民間觀念基礎,因此而具有權威性的號召力。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這種觀念的基礎正在淡化,其號召力逐步式微,導致民眾對民間文藝活動的興趣漸減。
其次,農村文化活動的不斷變化。從前民間傳統活動所以氣氛熱烈,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農村交通閉塞、文化生活匱乏,因此只要有傳統文藝活動,村民爭相觀看和參與,有如盛大節日。如今,農村多樣的文化活動使傳統文藝活動的吸引力銳減,這樣就給這些民族民間文化活動的開展和保護帶來難度。
第三,民族民間文藝和民間技藝后繼乏人,嚴重威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現在越來越多人,由于思想觀念和環境的變化,對組織民間文藝活動積極性大減,有的地區的傳統民族民間文藝目前已多年未組織活動,其文藝活動的程式和器具亦被逐漸淡忘和失傳。民間手工技藝方面,因為市場供求的變化,使得手工藝人不得不舍棄原來的技藝,同時年輕人又不愿意學藝傳接,故突顯失傳危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傳承人消失,就意味著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就不復存在。
因此,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刻不容緩,時不我待。
任務艱巨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民族性和大眾性的特征,與群眾文化的聯系與生俱來。民族民間文化是最本原的群眾文化,也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構件。群眾文化活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和保護手段。因此,文化館站擔負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責任。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和振興。具體工作是:搜集、整理、研究和推廣。
搜集:動用文字、錄音、照片、錄像、攝影等技術手段,科學全面地記錄下來。這是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
整理:對非物質文化資源的登記、分類、建立檔案,從專業技術角度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忠實記錄、慎重整理。
研究: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門課題研究,并在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和藝術創新。
傳承:組織開展原生性、整體性、多樣性和瀕危性保護,重點是保護傳承人、建立傳承基地、落實傳承措施。
推廣:宣傳和介紹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覽、民族民間文藝展演、民族工藝展覽等各種活動,弘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民族民間藝術在傳承中得到發展。
責任重大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項重大的時代課題和歷史使命,也是長期的工作任務,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作為文化館站的工作人員,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非遺保護工作,深刻認識其深遠意義,增強使命感,認真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首先,認識再提高。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為弘揚優秀民族民間文化傳統的重要內容,作為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礎工作。
其次,宣傳再深入。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項社會性工作,需要有更多的人參與。
第三,作風再踏實。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普查和保護牽涉到村村寨寨、千家萬戶,普查工作要求不漏線索、不漏村鎮、不漏種類。這就要求我們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細致調查,堅持嚴、深、細、實,發現線索后,要鍥而不舍,一抓到底。
第四,業務再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牽涉面廣,內容繁雜,有口頭傳說,有表演藝術,有民間技藝,涉及到文學、音樂、美術、工藝等門類,這就要求我們工作人員虛心向群眾學習,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成功地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任務。
總之,我們要承擔起重任,本著為歷史負責、為人民負責、為本職負責的態度,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市江南街道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