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孝忠
我們身邊圍繞著無數中國制造的商品,卻對中國設計所知甚少。這幾年中國也一直在發展創意產業,各大城市涌現了大量的設計師族群,加上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進駐中國,間接為中國設計師帶來大量的機會。
由于客觀環境還不成熟,目前在國內做原創的設計產品還有一定的難度。作為設計城市,上海的氛圍還遠不及倫敦或米蘭,而且當地人也不太愿意花錢消費本土設計。就設計風格而言,上海甚至中國也尚未真正催生出具有魅力的當代中式風格。根據不少設計師的經驗,上海的設計環境應該說是未盡完美。
但正如不少觀察家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抱著的樂觀態度,人們同樣相信假以時日,中國的設計能更為成熟,設計師會更有自信,他們的舞臺將更為遼闊,而上海也能最終蛻變成遠東的設計大城。關注中國新設計力量的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LorraineJustice認為,上海地緣上的微妙位置,為設計師提供了優質的創作環境?!吧虾>嚯x北京和香港都有一定的距離,因此上海的設計師能隨心所欲地創作,不至于受到太多影響,也能充分保留本土文化。對年輕設計師而言,上海真是十全十美。它有歷史,也有當代文化。它與長三角的服裝加工區近在咫尺,對此,相信上??梢园l揮更大的作用?!?/p>
近5年來,創意產業一直是上海媒體和政府所關注的焦點。中國也開始意識到,“中國制造”必須過渡到“中國設計”才能為國家創造出更大的財富,并且成為一股軟力量,為“中國制造”擺脫廉價、劣質、抄襲等壞名聲,重新為中國風格下定義。
除了在本土發展的設計師之外,不少上海設計師也紛紛把工作室移至海外。比如在倫敦發展的王巍,這幾年連續參加了倫敦時尚周,并獲得不少當地媒體的好評?;蛟S正是這種渴望被人看見的心態,推動了當今中國設計師的發展。去年底第4屆紅點獎(RedDotAwards)一共頒發了191個獎項,其中的170個“紅點獎”,中國設計師就獲得了26個。據主辦方透露,今年收到的參賽作品,中國作品多達282件,為韓國之后的第二大參賽國。
今天的中國設計界已經進入了反思的階段,開始孕育自己的想法,雖然還在摸索,但大致已經找到了方向。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向大家示范了什么是東方的現代主義,遠東最高的摩天樓、最大的工廠等都一一在上海出現。如今,和其他亞洲城市相比,上海設計師的人口最為多元,正如這座城市的居民,有來自中國各省的設計師,也有世界各地的創意工作者,這點和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何其相似,這種多元的環境或許是上海發展創意產業最大的資源之一。
歷史是有趣的,它總用不同的方式重復自己,這也是為什么我愿意留在上海繼續等待的原因,因為最好的尚未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