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飛
2009年夏天,悶熱的天氣令人們躲在空調房納涼,“鐵哥們”鋼雕藝術機構的幾個兄弟卻熱血沸騰。他們剛看完電影片《變形金剛2》,威猛正義的擎天柱、赫赫生威的威震天無論正邪,每個形象都令他們激動無比。他們馬不停蹄地趕回位于嘉興市郊的鐵工坊,一刻都無法按捺地投入到了變形金剛的制作中。
以改造“寶馬變形金剛”一炮而紅的“鐵哥們”決心改造出更加令人驚嘆的作品,將《變形金剛2》的精彩升級為30。
改造變形金剛大PK
“鐵哥們”成員從自己的原料堆中找出一輛報廢的鈴木小貨車和一輛破舊不堪的五征拖拉機,決定用這兩個家伙作為原料進行改造。“鐵哥們”創作罰釘人周立軍把核心、成員分成了兩組,分別改造小貨車祀拖拉機,再請“鐵哥們”創辦人朱克峰組織評委團對兩個作品進行評比。
對于改造變形金剛,兩隊人都輕車熟路,技術不成問題,關鍵是要在造型上獨具匠心,富有創意。拖拉機隊開過碰頭會后,立刻對拖拉機進行拆卸,很快拖拉機就被大卸八塊了。小貨車隊遲遲不動工,周立軍領著馬氏兄弟將改造對象從上至下,從里到外瞧了個仔細,然后拿出紙筆進行草圖設計。
電光四射、嘶鳴聲聲,拖拉機隊已經開始制作變形金剛身體的基本構架了。“一個幾米高、幾噸重的龐然大物要立得起來,最重要就是重心要穩,腿部要足夠堅硬,承受得了重量。”拖拉機隊的路遙一邊挑選材料,一邊跟前來圍觀的人做講解。車架、油箱、排煙管、輪胎、輪轂、車臉、齒輪、螺絲釘……擺得滿地都是,要把這些折下來的零件變身成一個威猛的金剛,電影畫面里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但對于實際的改造者來說,將是一個充滿無限靈感又需付出辛勤勞動的過程。

小貨車隊的設計圖幾經修改,終于定稿開工了。照著設計圖,該拆的拆,該留的留。車頭被保留下來直接做了金剛的身體,車燈和氣門起了很好的裝飾效果。小貨車隊設計制作的不是一個呆呆直立的變形金剛,而是—個奔跑姿態的、在戰斗中的變形金剛。這是非常有難度的,先不說重心不好把握,就是腿部的曲折感都很費事。但是希望能一鳴驚人的小貨車隊愿意竭盡全力去完成自己的創想。
烈日炎炎下,兩隊揮汗如雨,其實PK的結果并不重要,創造的過程更令人興奮。
從制造到創造
其實最初,“鐵哥們”并不做變形金剛,更談不上用舊車改造。那時他們制作銷售鐵皮車模,也是風光無限。精細的工藝,故意做舊的色調得到了很多有著懷舊情調的車模愛好者的青睞,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如雪片一樣紛紛飄來。
生意雖不錯,可幾年下來,重復的制作已讓他們覺得索然無味。應該有點突破周立軍想。
空閑之余,周立軍領著團隊去廢舊金屬收購站翻些破銅爛鐵回來,改造成小車、小人、小動物等小玩意兒。沒想到制作出的作品很有感覺,很受人喜歡。而鐵皮車模生意又恰在那時出現了危機,義烏小商品市場出現了批量復制的鐵皮車模。“鐵哥們”的掌門人朱克峰當即決定放棄鐵皮車模制作,轉向大伙兒都性趣盎然的廢鐵改造。那時,朱克峰常開著幾十萬的車去收幾塊錢的廢鐵,常常看得路人瞠目結舌。后來,他索性自己開了一家廢金屬回收站,讓每—塊可以成為藝術品的廢鐵都不被錯過。
根據破銅爛鐵特有的形狀和色澤,“鐵哥們”改造出了一件件造型獨持,富有意味的金屬藝術品,一只憨態可掬的鐵皮豬,一個有著昆蟲特征的樂隊,一條銀光熠熠的奔騰龍,一個圍巾飛揚的瀟灑飆車女郎……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靈感的進發,一個創意的展現。每個創作成員都沉浸在這種創造的快樂之中。將這些作品拿出去展示,觀者的眼睛一下子被點亮了,想象力的馬達也轟隆隆地啟動了。原來那些丟掉的水管、螺絲釘……可以變成這么有意思的藝術品。
一堆破銅爛鐵成就了“鐵哥們”從“鐵皮制造”到“鋼雕創造”的躍升。創造力賦予了原本只值幾塊錢的廢鐵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一只鐵皮豬只需要幾塊錢的原材料,卻能賣上千元錢。
2008年夏天,“鐵哥們”用一輛報廢的寶馬735,改造了一個高達6米的巨型變形金剛,一亮相,就立刻引起了轟動,在網絡上僅7個小時就創造了50萬的點擊率,成為當年炙手可熱的新聞。
“寶馬變形金剛”的閃亮出場,標志著“鐵哥們”在創作上轉型成功。
賣還是不賣?
關于“鐵哥們”的營銷,掌門人朱克峰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他認為這些作品都是不可復制的藝術品,賣出一件就少一件,而他希望這些作品能夠實現更多價值。“我的作品不是靠賣來賺錢的。這些藝術品是一種理念,比如廢鐵再利用體現出的環保意識。我們在各種大型的創意展覽活動中,用作品來推廣環保理念、創意文化,這個價值遠遠比賣多少錢來得值得。”
營銷思路從“賣”到“不賣”的轉變,彰顯出了“鐵哥們”的壯志雄心。朱克峰希望“鐵哥們”成為文化傳播的一個媒介,無論是將自己改造出的變形金剛租給電影院做《變形金剛2》的宣傳,還是與嘉興政府合作舉辦嘉興國際鋼雕藝術節以及籌建機器人公園,“鐵哥們”創作出的作品既實現了商業價值,又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傳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