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軍萍
策略一:提高環境適應能力
為了孩子順利實現從“母育學校”(法國的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法國媽媽經常和孩子一起共同處理在“游戲”或者學習中面臨的各類問題,她們耐心地引導孩子保持心態平和,鼓勵他們“走出去”,及時發現問題,并放手讓他們積極認真地嘗試獨立解決問題。平時,她們就注重培養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包括學習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從入學態度、情感反應、學習習慣以及社會交往等各方面,都為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另外,法國家長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興趣,經常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班,以便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教學環境。
策略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法國媽媽非常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孩子從小養成早睡早起有規律的作息,并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控制自己。一旦孩子破壞了習慣或規矩,便會受到懲罰。同時,法國媽媽經常和老師及時溝通,詳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養成,分析其不足,以便在家里有針對性地引導和補充。
策略三:培養任務意識和責任心
法國的孩子,如果家里有客人,他們都會回到自己的房間里去,他們清楚那才是自己的空間。對于原則問題,法國家長很少讓步,甚至會對孩子采用“懲罰”的辦法,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法國家長鼓勵孩子裝飾自己的房間,怎么玩兒、學什么,都是孩子說了算。對于接近學齡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不再幫助孩子排除困難,而是更多地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想辦法自己解決。這些細節教育形成了規則。激發了孩子的任務意識和責任感,為“幼-小”銜接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礎。
策略四:做好知識技能儲備
法國家長給予孩子足夠多的尊重和信任,在他們眼里“孩子都是偉大的”!對于學習計劃,父母一般都會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讓孩子體驗被信任的感覺,然后再跟孩子商量決定。雖然在整個“幼-小”銜接過程中。法國父母很少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但他們的積極回應,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儲備知識的技能提供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有力支撐。法國父母崇尚全面、和諧的教育觀,強調把幼兒作為“一個人”來培養,為幼兒營造了許多豐富、多變的學習發展情境,使其在與外部世界積極地相互作用中,盡可能多地獲得知識,提高心智,懂得理解,明了溝通,學會傾聽,掌控競爭……這些不僅為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提供了知識技能,還營造了“幼-小”銜接得以成功進展的和諧的人際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