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 寧
近年來,廣州海關采取多項措施支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幫扶加工貿易企業發展業務,拓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今年1至4月,廣州關區有16家企業辦理轉型手續,282家加工貿易企業實施“多次內銷、一次報關”監管模式,全關加工貿易內銷征稅金額近2億元。據廣州海關有關人士介紹,這些措施對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業務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簡化企業轉型和搬遷手續
廣州海關簡化手續,方便加工貿易企業辦理搬遷業務。企業可在遷出地海關一并辦理剩余料件、不作價設備的轉出和轉入業務,而無需往返遷出、遷入地海關辦理手續,有效節約企業成本,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據統計,2009年1至4月,廣州海關有16家企業辦理轉型手續,11家企業辦理搬遷手續。
方便辦理保稅貨物內銷
目前,廣州海關已完成電子化手冊全面推廣工作,實現“網上申報、即時出單”,優化審價程序,提高審價效率。對符合條件的聯網監管企業,推行“銷前備案、先銷后稅、集中征稅”做法,不僅方便企業辦理內銷征稅業務,也使企業適應國內市場的需求,迅速拓展國內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82家企業實施“多次內銷、一次報關”監管模式,全關加工貿易內銷征稅金額近2億元。
開展外發加工改革試點
廣州海關選取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清遠海關和韶關海關轄區內的部分企業進行試點。企業通過外發加工系統向海關申辦外發加工業務,海關審核電子數據、自動反饋,企業無須往返海關辦理業務,有效節約了企業成本,提高了通關效率。2008年1月31日,成功開設第一份外發加工申請表,2月1日企業成功申報第一份外發加工發貨單。據統計,今年1至4月,試點企業通過外發加工系統辦理外發加工申請表49份。
打造物流平臺助企業內銷
隨著國內需求的日益增大,許多原來從事加工貿易的珠寶首飾企業都將目光投向國內市場,我國最大的珠寶首飾加工基地——廣州市番禺區的12家番禺珠寶企業組成番禺內銷聯盟,加強內銷市場攻勢。為幫助企業轉戰內銷市場,近期,番禺海關積極推動廣州鉆匯保稅倉庫的高效運營,同時指導廣州鉆匯珠寶采購博覽交易中心申請設立出口監管倉庫,以完善對珠寶首飾行業的配套服務,促進鉆匯中心成為一個集珠寶原材料、成品采購、信息化商務、綜合物流為一體的國際級珠寶專業物流和商貿平臺。今年1至4月,番禺海關轄內保稅倉庫進出境珠寶首飾總值201.9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