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已經企穩復蘇還需加固
7月16日,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半年報”終于出爐,中國2009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1%,其中二季度增長7.9%,較今年一季度6.1%的增速明顯加快,顯示中國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同時公布的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7.0%,二季度增9.1%;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8098億,增3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7個百分點。
對于“半年報”的成績,相關專家在表示經濟已經企穩回升、今年“保八”沒問題的同時,也強調復蘇基礎尚需鞏固。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從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看,經濟回升的結構的確不平衡:投資是絕對主導力量,而消費和凈出口的貢獻有所下滑。而未來繼續保持消費穩定增長和促使出口企穩回升的壓力很大,暗示了回升基礎依然脆弱。
央行年中會議定調“保增長、防通脹”
7月19日與20日,2009~中國央行年中工作會在吉林長春召開,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既要保經濟增長,又要防通貨膨脹。央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稱,當前需要擔心的絕不是通縮,而是通脹。
央行于會議結束次日發行150億元1年期央票,引導利率升至1.6467%。為防止大規模信貸投放造成的流動性過剩,近—個月,央行已經通過提升正回購和央票利率、發行定向央票、要求銀行上報月末信貸數據等方式,向市場釋放貨幣政策微調的信號。今年上半年,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737萬億元,為去年同期的23倍。同時,股市和房市價格也大幅回漲。
出口成為中國經濟復蘇的“短板”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稱,2009年上半年,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下拉GDP增長2.9個百分點。出口的急劇變化,對長期依賴外需市場的中國經濟而言,顯然影響不小。在過去幾年里,凈出口貢獻了中國GDP增長的近四分之一。但是,在2009年,出口卻成為拉低GDP增長的因素。
從月度數據來看,出口在經歷了3月數據的短暫好轉后,4月、5月降幅繼續加深,尤其是5月,盡管領先指標制造業經理人采購指數(PMI)中出口訂單指數首次回升至50以上,但是,同期的出口增速卻創下了中國有月度統計數據以來的新低。盡管6月的數據降幅呈收窄態勢,但是,對外貿形勢是否出現好轉,專家和企業都難言樂觀。
國家信息中心7月9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下半年中國外貿出口降幅將呈收窄趨勢,但是,規模難以快速恢復。報告預測,全年出口下降17.5%左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認為,由于國際經濟形勢逐漸緩和,下半年,月度出口額會逐月回升,但由于去年三季度出口基數很高,按同比計算,很難判斷是否會收窄,但環比增長可以確定。
7月大非減持規模創年內新高
隨著滬深股指不斷創出反彈新高,大非股東拋售股票的行為愈演愈烈。7月21日,百科集團、大元股份、華儀電氣發布了大股東減持股份的公告。由此,7月份以來大非減持股份市值已經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新高。
進入7月之后,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的規模逐漸放大,其中大非減持增加分外明顯。統計顯示,7月份以來25家公司披露了大股東減持股份情況,大非減持股份合計1.92億股,按照交易平均價或變動期間股票均價計算,減持市值約為20.77億元。
由于大股東持股比例高,力度大,減持行為容易對二級市場產生影響。因此,大宗交易成為了大股東拋售股票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市盈率分布已經接近6000點高點,在市場估值較高的情況下,大非股東選擇減持落袋為安不足為奇。投資者要注意大非減持的頻率和規模,規避二級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國土資源部:地價只占房價的23.2%
國土資源部網站刊載文章稱,7月23日,在中國土地勘測院規劃院網站上公布的專項調查顯示,地價占房價平均比例為23.2%,這個數字不是哪個人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經過一番頗為縝密的調查得來的。
地價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房價的關鍵因素或者根本因素是供求關系。針對前一時期有的專家認為由于守紅線,土地偏緊、地價偏高,影響房價,國土資源部做了系統調查。據調查的東部、中部、西部不同類型的620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結果表明,目前在我國地價占房價15%~30%,平均是23.2%,這個比例遠低于鄰國。
中國農業大學周光源教授指出,房價并非因土地成本的上升而被推高,開發商對未來房價的預期,是地價高低的決定因素。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土地副總督察鹿心社表示,從中國的地價水平看,說保18億畝耕地紅線推漲了房價,沒有根據,也沒有道理?!皩嶋H的數據和情況擺出來,以透明公開的方式讓社會了解相關信息,是回答疑問消除爭論的最好方法。”他指出。
市場轉暖券商業喜報中期業績
券商行業半年報披露已經拉開序幕,受經濟復蘇以及證券市場回暖影響,已公布中期業績預報或正式公告的券商,均實現盈利。
從公布的數據預計,券商行業今年上半年有望集體盈利。長江證券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預計,上半年全行業107家券商有望實現凈利潤440億元以上,同比至少增長約37.5%。
信達證券的策略分析師黃祥斌表示經紀業務收入是券商盈利最主要的來源,占券商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其次是自營和投行業務。由于2009年上半年證券市場交投持續回暖,股指震蕩走高,證券市場交易較為活躍,成交量增加,使得券商主要利潤來源的證券經紀業務和證券投資業務收益增加,公司業績相應增長。另外,隨著限售股的陸續解禁,流通股的比例急劇上升,也大大增加了券商的經紀收入。
作為券商收入另一個來源的IPO承銷,則由于2008年下半年該業務暫停,券商投行業務急劇下降。申銀萬國的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僅為800.55萬元,與去年的3798.41萬元凈收入相比,同比下滑近80%。隨著下半年IPO重啟,券商的IPO承銷盈利渠道將得到恢復,給券商帶來直接利好。
名刊導讀
發電量增長能否持續
該社評論員指出,中國6月發電量同比增長逾5%,高于市場預期,并逆轉了去年10月以來連續8個月的負增長局面,作為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該數據再次確認中國經濟回暖加速的趨勢。除了經濟復蘇提振需求外,去年同期經濟增速放緩和電煤短缺等原因造成基數較低、以及高溫天氣都起了直接推動作用,這或將削弱經濟回暖的預期。因此發電量在后幾個月能否持續,就成為判斷中國經濟先行指標能否持續回暖的關鍵所在。
中國企業正在起飛
今年世界500強榜單上中國航空航天,銀行,石油等
企業赫然在列。對此該刊指出,不要過分看重中國在世界500強榜單上排名的上升,與私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較平穩地渡過金融危機,上榜的公司不是因為他們的創新能力或營銷智慧,而是政府的大量資金支持。盡管中國很有實力,但中國尚需打造出一個強大的全球品牌。她正試圖在許多行業獲得全球領導地位,其國內需求將會是巨大的,這不僅是必要的,也是機遇。
中國的外匯儲備
該報Lex專欄指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外匯儲備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不管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如何令中國坐立不安,中國仍未拋棄美元,但累積外匯儲備的方式正在改變。中國正重新走上泡沫之路,外匯儲備增長是征兆之一,更多資金可能流入了房地產或股市等實際資產。為吸收其中的部分流動性,中國政府已開始重新發行一年期沖銷式票據。外匯儲備、泡沫四起的股市以及開始試探性收緊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GDP增長引發政策爭論
該報評論員指出,中國經濟回升的態勢還不穩定,回升格局仍不平衡,但增長率的飆升已引發了采取降溫措施的討論。目前多數商品價格仍處在下降當中,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總需求仍顯不足,經濟增速仍低于潛在的增速。決策者應當小心避免很快回到緊縮傾向中去,亦需要強有力的政策確保增長。中國央行已經開始采取措施對信貸的快速流動進行微調。風險正慢慢從增長轉向通脹。
聲音
“全球在未來1~3年將爆發“貨幣危機”,幣種將是英鎊或者美元。美國政府‘不斷以印銀紙方式救市,已經令健全的貨幣政策受到損害,再加上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負債國,目前仍在增加對外借債,亦嚴重打擊了市場對美元及美國國庫債券的信心。”
——最近,雖然美國經濟已有回暖跡象,但美元“將被取代”的論調仍在繼續,投資大師羅杰斯就如此表示。
“短線A股市場可能出現調整,但長期來看,充裕的流動性將支撐A股的向上走勢;流動性是目前中國股票股價走高的首要推動因素?!?/p>
——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師鄧體順在7月16日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媒體會上做出上述表示。他認為,在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報之后,投資者可能會發現此前的預期偏高,從而令市場出現短線調整;但長期來看,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推動股市在大方向上繼續走高。
“中國經濟雖不會大幅下滑,但回暖的路徑不明,能否可持續還需要時間考驗。而由于炒作經濟回暖強行闖關的A股,已經到了‘吹彈可破的境地。”
——最近,針對A股與實體經濟的背離,有學者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創業板企業上市應該盡量提前到10月以前,因為10月份以后不確定的事情太多,包括60周年國慶以后宏觀經濟政策是否微調、大小非解禁等因素?!?/p>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近日表示,如果創業板企業在10月份上市或提前上市,對于資本市場是利好,因為創業板是新題材,而且市場資金充裕??墒巧鲜袝r間再晚一點效果就不確定了。
“我們現在有些公司,說不好聽的。也開始動心了,認為時機又來了,不管業務結構和業務質量,先把現金拿來,到資本市場賭一把?!?/p>
——7月20日,在保險業上半年監管工作會議上,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強調形勢比年初預期的要好的同時,對當前部分保險公司“想先拿現金去股市賭一把”的心態提出了警示,他表示應高度警惕股市和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
“如果說3、4月份主要是剛性需求的釋放,進入5、6月份,伴隨著投資需求的突然爆發,房價也呈現出過快上漲的態勢。樓市投資需求的突然釋放,實際上是財富階層的資金轉移?!?/p>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頤云昌日前接受采訪談房價問題。
“從長遠看,美元不能夠作為全球唯一的儲備貨幣存在,因為美國已不是全球最堅不可摧的經濟體。”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杰弗瑞·薩克斯在首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
數字
87.6%
二季度增長7.9%,上半年增長7.1%——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成績單堪稱亮麗,但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的現實,還是存有不少隱憂。由于中國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市場大多調高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報告中認為,今年中國GDP增速會達到9%,明年會達到10%。
但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嚴重失衡,投資一家獨大。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7月16日介紹,半年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7.6%,拉動GDP增長6.2%,貢獻率迄今最高;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3.4%,拉動GDP增長3.8%;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下拉GDP增長2.9%。
2.1萬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增長步伐放慢難阻新紀錄的誕生:外匯儲備余額在在6月末突破2萬億美元,達到歷史高點。
中國人民銀行7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外匯儲備增速雖已見底回升,但仍遠低于2007年至2008年30%~45%的增速。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856億美元,同比少增950億美元。月度外匯儲備增長呈“前低后高”之勢。6月,外匯儲備增加421億美元,同比多增302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巨量增長的背后是貿易順差的不斷擴大與國際熱錢的暗渡陳倉。
3460.46億元
證券投資基金2009年二季度季報7月20日全部披露完畢。天相統計數據顯示,60家基金公司旗下473只基金二季度累計盈利3460.46億元,較—季度增加497.56億元,環比增幅達16.79%。這一數據也刷新了基金季度凈收益的歷史新高。
2009年2季度,A股市場延續著強勢反彈。其中,上證綜指上漲24.69%,滬深300指數上漲26.26%,深成指更是上漲了28.77%,而全球各主要股市2季度也迎來了反彈。受此影響,包括QDII基金在內,各類型基金均實現了盈利,除貨幣基金外,其余類型基金的盈利額環比都實現了上漲。從基金公司方面看,60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累計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盈利。二季度累計平均盈利57.67億元。
32家
在2008年度的中央企業業績考核中,有32家央企上交了代表最優成績的A級。國務院國資委7月21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在145家納入國資委考核的中央企業中,有32家考核為最優的A級,占22.07%,一汽集團、國機集團、中國建材、中國鐵建和中煤科工首次進入A級。據介紹,2008年,中央企業面對多變的經營環境。盡管大部分企業都完成了業績考核指標,但2008年A級、B級企業總戶數是業績考核制度建立以來除2004年外最少的一年。據悉,國資委在考核中綜合考慮了重大自然災害、重大政策性虧損、金融危機、奧運安保影響等因素,核清數據,嚴格考核評級。除地震災害和重大政策性因素外,因其他因素調整考核目標或完成值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能進入A級。對于鋼鐵和運輸企業,國資委還在考核中實行了業績對標,合理確定業績考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