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香
吳鳴是宜興紫砂中具有鮮明特色的“新紫砂”派大師。他的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打破傳統,大膽革新,借以紫砂這種極具文化懷舊氣息的載體,創作了幾百個系列的具有鮮明的個人特征的創意作品。其作品百余件(套)數十次獲國際國內高獎,在陶藝界很有影響的日本美濃國際陶展上曾梅開三度,獲評委獎特別獎等殊榮,應邀參加夏威夷大學東西方陶藝聯合研討會等多種學術交流活動,成為紫砂新流派的領導人物之一。
吳鳴一直認為,紫砂的裝飾,唯陶刻為最高境界,其它裝飾手法如堆塑、鑲嵌、泥料等等雖亦可稱—時之長,但在格調、境界上終究難與之相比肩。故有“字隨壺傳、壺隨字貴”之說。當然,這是指高層次的作品,而非一般匠氣之作。
字畫裝飾:要切壺、切意、切茶
到宜興的第一個下午,剛剛放下行李,我們就直奔怡陶園拜訪了吳鳴大師。進門的時候,吳鳴正在揮墨作畫——后來的采訪中,吳鳴多次強調了繪畫對他紫砂壺創作的重要性。
“吳冠中的畫很簡單,珊在看起來很容易。但是在沒有他的創新之前,為什么很多人想都想不到?我的創作出來后,看起來也很簡單,做之前卻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思的。”吳鳴說。
現在的紫砂收藏隊伍中,有一些人認為紫砂壺通過造型設計、泥料的塑造等,本身已經很完美,刻字描畫,是多余,是累贅,不如不刻,屬“畫蛇添足”。另有一些人認為,適當的字畫裝飾可令紫砂壺更放光彩,屬“錦上添花”。吳鳴認為,這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陶刻藝術是十分講究的,做得恰如其分,—定會為紫砂壺增色:
首先,要切壺。即要根據壺本身的造型、材質特征,因形施藝,包括對字體、畫面的選擇,以及構圖設計等。
其次,要切意。刻在壺上的字畫,內容同壺的結合要自然順暢,能提高作品的藝術境界和豐富它的內涵。
最后,要切茶。茶、佛和禪有很深的淵源。壺上字畫,通過簡單的筆畫,帶進一定的禪意,所謂禪茶一體,意義就深了。歷史上就有類似表達的陶刻作品。
“每次看到好的作品,我都非常感動。”吳鳴說,“好的陶刻,好的書法內容,好的書體,好的畫面,都會給人帶來一種特殊的審美愉悅。”好的陶刻作品,能讓你玩味終生
采訪中,針對不同級別的玩家,吳鳴大師對本刊讀者提出了他的看法:
對剛剛接觸紫砂壺的初級玩家來說,首先看自己喜歡的,其次看是否具有經濟能力。具體到操作來說,如果是用,應挑選具有實用功能的紫砂壺人手,能泡茶,使用方便;器型能接受,看著比較舒服;原料用的相對比較好,利于身心健康。
更進一步對紫砂有所了解后,可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收藏一兩件名家的作品。
收藏名品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作者的細節。如作者的制作方式,作者的裝飾手法,作者的作品特點等,深入了解后,會發現每個大師的做法都是不一樣的—-在真假難辨的紫砂中,只有通過那些微妙的細節差異,來判斷紫砂壺的價值。
從升值空間來看,吳鳴老師建議,挑選名家作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甄別:
第一,看名家名聲名氣,之所以成為名家,是由專業素養及成就決定的。
第二,看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藝術含量。
第三,看購買的作品是否是作者的代表作品。大師的作品也有優劣之分,相對來說,同個大師的作品,代表作比一般作品的價值要高。同時,量小的高于量多的,孤品的價值更高。
第四,同樣是大師的情況下,就要看大師對行業的影響力,是否對行業有貢獻。譬如說顧景舟大師,他對傳統的理解,他對技法的創新,他對制作工具的改造,影響了一個時代。
對玩家來說,如果有幸淘到大師的真品,把玩也好,投資也好,都是十分幸運的事。就如吳鳴大師說的:
“好的壺,好的陶刻作品,能讓你玩味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