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軼
博弈中,看似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策略往往卻是下下策,最后博弈雙方總會在中間狀態找到一個最優解。要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找到這個最優解,就要學會適可而止,學會進退有度、收放自如。
7月剛過一半,股市像打開了加速器一般,短短十來個交易日,上證指數輕松突破3200點,兩市日成交量超過3300億元。隨著股指的一路狂飆,市場熱點此起彼伏,情緒化特征開始硅現。當市場走到這個階段時,人們的“猜頂”游戲就會愈演愈烈,期望自己能夠在市場的頂部成功脫身,賺它個盆滿缽滿,即使再沉得住氣的投資者,面對如此熱鬧的市場也不得不迷茫起來。
市場由全部參與者組成,個個參與者都希望賣在最高價附近,讓自己的盈利最大化,讓自己在每一場比賽中都得第一,大部分投資者最驕傲的事情莫過于成功的抄底逃頂了。理論上,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縱觀往日,真正能夠成功逃頂的又有幾人呢?如果投資股市一心想的只是如何實現最大的利潤,如何成功逃頂,投資交易始終為指數所羈絆的話,那么就算有朝一日真的偶然成功逃頂,恐怕付出的學費也早已遠高過逃頂的收益。
面對這樣的難題,有觀點認為:“總是賣得太早,而不是次次賣得最好”,應該是持續在市場中勝出并贏利的惟一正確策略,讓持續的小贏利積累成一個大贏利。博弈中,看似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策略往往卻是下下策,最后博弈雙方總會在中間狀態找到一個最優解。要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找到這個最優解,就要學會適可而止,學會進退有度、收放自如。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道理,不患得患失、不過分貪婪、分清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才能在交易中立于不敗。
也有人說,古人有云:“勝人者力,勝自者強”。既然沒有能力去猜測大頂何時到來,就不要費盡心思的去琢磨指數的問題。唯一值得琢磨的,應該是盡可能在市場真正的高點來臨前多取得利潤,把用來琢磨市場大頂的心思用到挖掘未來潛力板塊和個股方面。等到市場通過下跌來確定頂部的時候,也許屆時壯士斷腕的市值也比當前聞到腥味就溜時的市值要多得多。當前,隨著指數上升節奏逐漸加快,盡管短期調整的概率在迅速加大,但在市場的不斷加速過程中取得超額收益的機會也在大增。“財向險中求”,心中越是恐懼越是要堅定的再看一看。
上述觀點代表不同的投資哲學,但相同的是要構建具體投資的安全邊界。兩種觀點各有各的道理,關鍵是策略要始終貫徹如一,方有機會在市場博弈中取得先機。
記得年初首篇文章《2009年:一半清醒一半醉》中提到,不妨以機構會出錯為由來推測未來,看看是否會有所啟迪。據年初統計數據,37家券商研究所預測2009年上證指數高點為2843點,低點為1555點。約有6成以上機構認為2009年年中是最黑暗的時期,呈現前低后高的震蕩格局。結果如何,大家一目了然。
最近,各大券商的下半年策略報告又粉墨登場了,我們總結一下觀點,看是否還能有所預示。
有統計的28家券商中,對下半年市場走勢持樂觀態度的有16家,持謹慎態度的有10家。總體來看,券商認為下半年市場驅動力將從流動性、政策驅動,逐步轉向復蘇預期產生的樂觀盈利增長驅動,綜合各券商的估值得出的估值區間下限為2350點,上限為3422點。總體來說,券商對下半年市場行情預期仍是整體呈先低后高的形態。從行業來看,建議超配的行業有22家,其中最被看好的是銀行、地產、保險等。如果以機構預測繼續出錯為假定,你會得到什么預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