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無論是中國經濟騰飛的必然趨勢、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還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內驅動力等等因素,客觀上為中國企業由“草莽時代”奔向“職業化時代”提供了契機,都對中國企業的職業化進程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毋庸置疑,中國企業職業化時代,已經全面到來……
現在,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很大的一個差別就是職業化程度不高。有人統計,目前,中國企業的效率是美國的1/25、日本的1/26,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根源就在于我國企業的員工目前還不夠職業化,且企業的職業化培訓也明顯滯后。調查顯示:90%的公司認為,近年來,直接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缺乏高素質的職業化員工,也可以說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員工職業化程度的高低。就像一場體育比賽,職業運動員與業余運動員同場競技,結果自然顯而易見。員工職業化程度的高低的確影響著企業的效率和效益。從世界范圍來說,中國的企業要走向世界,就必須遵循國際化規則和標準,職業化即是這個規則的基礎。
職業化,簡單地講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范和標準。具體講職業化包含職業化素養、職業化行為規范和職業化技能三部分內容。企業的職業化應該包括組織的職業化和員工的職業化,這兩種職業化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并最終對組織的績效和企業的永續經營產生影響,同時,促進員工的職業能力提升和職業生涯的增值。職業化首先是組織的職業化,職業化的組織是職業化的基礎,如果一個組織都是雜亂無序、混亂不堪,你無論怎么要求,員工的職業化都是空中樓閣,是無法實現的幻想。
產品可以通過技術人員開發、市場能通過市場調研和銷售策略開拓、企業文化可以努力營造與積累,這一切都要以職業化為基礎,企業員工的職業化程度不高,就會阻礙企業的發展。一個成熟的企業必須有清晰的戰略和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各級員工,提高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職業化素質,可以通過培訓來提升。而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職業化管理體系,推動規范的職業化管理,以促進加快企業全員職業化的進程。是否擁有高度職業化的隊伍,已成為企業能否在商戰中立足與發展的關鍵。
當前,我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要想在競爭中保持不敗,打造一支高度職業化的人才隊伍迫在眉睫。鑄就企業管理者與員工職業化,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根本所在!高度職業化,才是中國企業基業長青的真正核心!
對員工個人來說,職業化是進入企業、立足職場的準入證,是不斷提高、長足進步的源泉,更是取得輝煌事業的基礎;對企業而言,職業化是戰略貫徹、執行得力的根本,是注重細節的保證,是管理到位的基石;對于員工和企業而言,職業化猶如高樓的根基、大樹的根系。職業化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決定著成敗。高度職業化是競爭取勝最有力的保證,是戰勝一切危機、贏得勝利最強大的力量。
職業化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乃至個人的重要競爭力。企業成員與企業的命運生死相依。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必需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同樣,企業員工想要在職場上贏得生存空間,必須先助企業發展,為企業作出貢獻,方能實現自己的更大價值。因此,企業全體成員必須加強職業化塑造,進而提升職業化素質,最終才能夠全面提升企業的整體職業化程度,才能與企業一起共謀發展、共贏輝煌!
當然,職業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業全體員工長期的共同努力。只要企業加強職業化的意識,按照職業化的要求,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那我們離職業化企業和職業化員工的目標就為期不遠。當有一天,一個企業的全體員工,不是參差不齊,而是整齊劃一地達到應該達到的職業化程度后,企業騰飛的愿景就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