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 力
國企因受賄等問題受到質疑,應當怎樣核查?是讓國企自己查自己呢,還是由上級主管機構來查,這是一個民眾十分關心的問題。最近傳出中石油等國企的跨國受賄案,國資委就成立專門調查組來調查,并表示如需要將協助其他部門共同查處。這是國資委在監督國企方面走出的非常關鍵的一步。
由此聯想到另一個熱門話題——中石油“購房門”事件。據媒體報道,中石油耗資20.6億元團購“太陽星城”住宅樓,單價每平方米僅8170元,近乎該樓盤預計售價2.3萬元/平方米的1/3。消息傳出,公眾嘩然。中國大中城市的房價相比普通家庭收入,早已成為天文數字,如此“大讓利”偏偏發生在中石油這樣的國企巨頭身上,社會反應強烈,可以理解。
有消息稱,中石油方面正進行“認真的公司內部調查”,然而,這樣的消息似并未能平息社會熱議。是公眾、媒體太苛刻么?當然不是,關鍵在于人們對這種“自己給自己號脈”的內部調查缺乏信心。
中石油這樁團購,涉及矛盾多,觸及公眾“痛點”也多。比如,據媒體透露,這可能不是什么自購,中石油有拿股權換房產的嫌疑。有消息稱,中石油以800萬元分得了太陽星城三期開發商、冠城大通子公司冠城正業40%的股權。問題的核心便是:這樣一個今年上半年凈利潤下降7.2%的壟斷性國企,這樣一個動輒高呼成本高企、不漲價便難免虧損的石油巨頭,會不會借巨資給一家房地產企業,為自己的員工曲線謀福利呢?
又比如,中石油方面稱,購房是為了解決員工住房難問題,“中石油在北京員工超過1萬,其中許多人無房”。但也有內部員工透露,所購商品房是給“中高層”住的,普通員工享受不到如此待遇。甚至有人猜測,此次團購房事件還可能是國企挾巨額資金加入了炒房團行列。倒手變現即有近3倍的利潤,任誰都會動心。公眾自然想知道,哪一種說法是真的。
但是,這些問題都牽扯到中石油內部的管理問題,公眾對中石油是否具有自查的決心和能力難免會有懷疑。據媒體援引中石油員工的消息稱,中石油“公司內部調查”不僅“特別重視”,而且“強調從總部到各級分公司都要做好保密工作”??磥恚@個“號脈”還要謝絕一切“參觀”??上攵?,這樣出臺的診斷結果,在媒體和公眾看來,又能有幾分說服力呢?
況且,中石油是拿股權換房產,如果只是內部調查,顯然查不出什么的可能性很大。既然要給媒體和公眾一個交代,就要讓大家明白中石油和冠城大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這不是“自己給自己號脈”就能搞定的。
不能埋怨媒體挑剔,公眾多疑。護疼、護短,是人之常情。況且,俗話說得好,“醫不自醫”。即使這位大夫動機純正、態度認真,在給自己號脈時也難免會“只緣身在此山中”;倘這位大夫懷有私心雜念,不愿他人確知自己病情,那么將癌癥說成感冒,保不齊就可能發生。
中石油是全民所有制的大型國企,也是上市公司,說是民眾的“親兒子”也不為過。作為主人翁,社會有權了解包括“購房門”在內,這家國企資金用項、用度、用途的真實情況。他們當然關心這個“親兒子”的“身體狀況”——是否真的有病,病癥為何,病情怎樣,如何醫治。
“自己給自己號脈”應休矣,國資委在“CCI行賄門”調查中的積極舉措,應給中石油“購房門”事件以有益的啟示?!ㄗ髡呤窃缙跈C構投資者。)
環球時報2009-08-31